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所至失坚城,宜令鼠辈轻。
茫茫谁报国,草草众兴兵。
吴楚悬三户,河山隔上京。
几时苏北望,飞骑报尘清。
这首元代诗人周霆震的《杂咏三首(其三)》描绘了一幅战乱场景。首句“所至失坚城”暗示敌军攻势猛烈,连坚固的城池都无法坚守;“宜令鼠辈轻”则暗讽敌军如同鼠辈,轻易攻克了防线。接下来,“茫茫谁报国”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以及找不到合适将领或英雄来拯救危局的迷茫。
“草草众兴兵”揭示了军队仓促应战,缺乏组织和策略,反映出战事的混乱。“吴楚悬三户”引用典故,形容局势严峻,如同战国时期吴、楚两国仅存的三个城邑,暗示国家面临分崩离析的危险。“河山隔上京”进一步强调地理上的孤立,京都与外界的联系被战争阻断。
最后两句“几时苏北望,飞骑报尘清”寄托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希望早日结束战乱,看到北方(可能指失地)恢复安宁,骑兵疾驰报来的消息带来清平世界的消息。整首诗情感深沉,反映了战乱时代的无奈与期盼。
不详
(公元一二九二年至一三七九年)字亨远。生于元世祖至元二十九年,卒于明太祖洪武十二年,年八十八岁。以先世居石门田西,自号石田子初,省称石初。多从宋诸遗老游,得其绪论。延佑中,(公元一三一七年)再试不售,遂杜门谢客,专意于诗古文。霆震亲见元代之盛,又亲见元代之亡,故其诗忧时伤乱,感情至深。所著石初集十卷,附录一卷,《四库总目》人目为元末之诗史
古驿深春雨,荒城带落晖。
鸡豚当道泯,烟火隔江微。
所至无完室,相逢尽短衣。
干戈乘劫运,暂与圣恩违。
首义罗明远,倾家郭楚金。
俊功随日起,遗恨与年深。
白日重泉影,青天万古心。
如何有位者,翻不计浮沈。
病发梳频减,愁根日夜深。
世方迷货色,天未厌风尘。
臣分谁忧国,君心本爱民。
岁寒馀劲草,洒血赣江滨。
山压孤城草树荒,西风尘起独彷徨。
萧条遗构重烧毁,憔悴馀民半杀伤。
驿传共疑星使杳,角声空引雁愁长。
书生往往谈经济,揽辔澄清合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