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题冬青树,步书中宋昭仪王清惠驿中题壁原韵

满目沧桑,已无复、赵家春色。

最难堪、乾坤板荡,犬羊登阙。

肠断故宫环佩底,变生列圣山陵侧。

叹堂堂、万古汉官仪,都消歇。擎天柱,一朝绝。

亡国痛,向谁说。剩冬青树上,杜鹃啼血。

野老独听南内雨,孤臣恸哭西台月。

奈而今、大好旧河山,仍残缺。

形式:

鉴赏

这首《满江红·题冬青树》是清代末期至近代初年的高燮所作,词人以深沉的情感,通过对冬青树和历史遗迹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沧桑巨变的感慨以及亡国之痛。开篇"满目沧桑,已无复、赵家春色",直接点出物是人非,昔日皇家气象不再的凄凉景象。接着,"乾坤板荡,犬羊登阙",运用比喻,揭示了外族入侵,朝廷动荡的悲惨现实。

"肠断故宫环佩底,变生列圣山陵侧",诗人哀叹皇宫中的繁华已逝,连皇陵也遭受了变故,令人痛心。"堂堂、万古汉官仪,都消歇",进一步强调了传统礼仪制度的崩溃,国家威严荡然无存。

下片转入个人情感抒发,"擎天柱,一朝绝",暗指国家栋梁之才的凋零,"亡国痛,向谁说",表达了词人无处诉说的悲愤。"剩冬青树上,杜鹃啼血",借杜鹃鸟的哀鸣,寓言亡国之痛的深切。"野老独听南内雨,孤臣恸哭西台月",描绘了民间百姓和忠诚臣子的孤独哀泣,反映出社会的凄凉与无奈。

最后,词人以"奈而今、大好旧河山,仍残缺"收束,表达了对江山破碎、国事衰败的深深忧虑,以及对未来的悲观展望。整体而言,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词人对历史变迁的深刻反思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

收录诗词(205)

高燮(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百字令.题香祖楼,即用书中池上联句李若兰和作原韵

良缘美满,却谁教一着棋差,转成愁戚。

历劫余生人似梦,叶落闻虫唧唧。

才盼将归,便歌长恨,辜负郎怜惜。

自伤薄命,魂也何须寻觅。

当日燕婉同栖,温柔共享,万缕情丝积。

三秀连枝香到骨,忍令一枝影只。

恋叶如胶,爱根似漆,岂意天难必。

从今已矣,挥手何堪忆昔。

形式:

浣溪纱.题牡丹亭还魂记

一点痴情不自持。三年地下费相思。

牡丹亭畔是佳期。

旧梦依稀肠欲断,夕阳明灭泪如丝。

汉家可有返魂诗。

形式:

高阳台.题风洞山

汉月萧条,胡笳断续,忍看满地斜阳。

万种牢愁,故宫犹剩红墙。

酸辛莫把从头话,负恩儿、甘作降王。最堪伤。

两颗头颅,一样收场。

青衫红粉飘零矣,甚鸾颠凤倒,要问苍苍。

如此因缘,天公怎太荒唐。

裙钗却抢千秋节,坐蒲团、兀自思量。忽回肠。

埋近忠坟,魂魄皆香。

形式:

金缕曲.丙午正月,题先聘妻遗像,宵深灯灺,凄绝万端,偶聆前尘,愁怀顿触,因书此阕,时去先聘妻没已十年矣

往事休提及。忆当年、丝梦牵住,喜欢交集。

修到梅花成幻影,肠断芳年锦瑟。

况又值、蓼莪泣血。

十载痴怀谁遣此,冀寻君、梦里俱难得。

即相见,何曾识。思量容易寻呜咽。

到如今、妆台久伺,爱情胶结。

偏是空花忘不了,吾亦未知何说。

只惘惘、令人欲绝。

尘世偶留真色相,似怜侬、愁绪无终极。

仔细看,泪如织。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