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莝行

昨当大风吹雪过,湖船无数冰打破。

冰骧?峞山岳立,行人骇观泪交堕。

景泰年间一丈雪,父老见之无此祸。

鄱阳十日路断截,庐山百姓啼寒饿。

旌竿冻折鼙鼓哑,浙军楚军袖手坐。

将军部兵蔽江下,飞报沿江催豆莝。

邑官号呼手足皴,马骡鸡犬遗眠卧。

前时边达三千军,五个病热死两个。

弯弓值冻不敢发,昔何猛毅今何懦。

李郭邺城围不下,裴度淮西手可唾。

从来强弱不限域,任人岂论小与大。

当衢寡妇携儿哭,秋禾枯槁春难播。

纵健徵科何自出,大儿牵繵陆挽驮。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梦阳的《豆莝行》,通过描绘大风雪带来的灾害景象,反映了景泰年间社会的困苦和军力的衰弱。诗中以“昨当大风吹雪过,湖船无数冰打破”开篇,形象地刻画了风雪的猛烈,紧接着描述了冰封山岳、道路阻断的惨状,以及百姓的苦难生活。诗人对比了景泰年间的大雪与当前的困境,指出军力疲弱,将领指挥无方,如“旌竿冻折鼙鼓哑,浙军楚军袖手坐”,表达了对昔日勇猛将士的怀念和对当前怯懦状况的批评。

诗中还提到了李郭、裴度等历史人物的事迹,暗示即使在强敌围城的情况下,也能展现出英勇决断,以此来批评当下的懦弱。最后,诗人以“当衢寡妇携儿哭,秋禾枯槁春难播”描绘了社会底层人民的悲惨境遇,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同情,并质疑征税制度在这样的困境下如何能正常运作。

整体来看,《豆莝行》是一首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讽刺诗,揭示了明朝中期社会的动荡和统治者的无能,体现了李梦阳深沉的社会关怀和批判精神。

收录诗词(2163)

李梦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迁居开封,工书法,得颜真卿笔法,精于古文词,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强调复古,《自书诗》师法颜真卿,结体方整严谨,不拘泥规矩法度,学卷气浓厚。明代中期文学家,复古派前七子的领袖人物

  • 字:献吉
  • 号:空同
  • 籍贯:庆阳府安化县(今甘肃省庆城县)
  • 生卒年:1472-1530

相关古诗词

朝饮马送陈子出塞

朝饮马,夕饮马。

水咸草枯马不食,行人痛哭长城下。

城边白骨借问谁,云是今年筑城者。

但道辞家别六亲,宁知九死无还身。

不惜身为城下土,所恨功成赏别人。

去年贼掠开成县,黑山血迸单于箭。

万里黄尘哭震天,城门昼闭无人战。

今年下令修筑边,丁夫半死长城前。

城南城北秋草白,愁云日暮鸣胡鞭。

形式: 古风

胡马来再赠陈子

冬十二月胡马来,白草飒飒黄云开。

沿边十城九城闭,贺兰之山安在哉。

传闻清水不复守,游兵早阨黄河口。

即看烽火入甘泉,已诏将军屯细柳。

去年穿堑长城里,万人齐出千人死。

陆海无毛杀气蒸,五月零冰冻河水。

当时掘此云备胡,胡人履之犹坦途。

闻道南侵更西下,韦州固原今有无。

从来贵德不贵险,英雄岂可轻为谟。

尚书号令速雷电,抱玉谁敢前号呼。

遂令宵旰议西讨,兹咎只合归吾徒。

我师如貔将如虎,九重按剑赫斯怒。

惜哉尚书谢归早,不睹将军报平虏。

形式: 古风

朱迁镇庙二首(其一)

水店回冈抱,春湍滚白沙。

战场犹傍柳,遗庙只栖鸦。

万古关河泪,孤村日暮笳。

向来戎马志,辛苦为中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朱迁镇庙二首(其二)

宋墓莽岑寂,岳宫今在兹。

风霜留桧柏,阴雨见旌旗。

百战回戈地,中原左衽时。

土人严伏腊,偏护向南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