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研山不复见,哦诗徒叹息。
唯有玉蟾蜍,向余频唳滴。
这首诗是宋代著名书法家米芾所作,名为《怀南唐研山》。诗中充满了对失去珍宝的哀伤与怀念之情。
“研山不复见”,开篇即道出了主题——对失去的珍贵之物的怀念。这里的“研山”可能指的是某种特殊的砚台或象征性的物品,其意义已不可考,但其珍贵与失去后的遗憾之情跃然纸上。“哦诗徒叹息”,诗人独自吟诵着诗歌,内心满是无奈与惋惜,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无奈。
接着,“唯有玉蟾蜍,向余频唳滴。”诗人将注意力转向了“玉蟾蜍”,这可能是一种装饰品或是寄托情感的物件。它在诗人面前频繁地发出声音,仿佛在诉说着什么,或许是提醒,或许是共鸣。这一细节生动地描绘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被理解的情感状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失去之物的深深怀念与对当下处境的感慨,情感真挚,富有感染力。米芾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情感表达,使得这首诗成为了后人传颂的经典之作。
不详
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祖籍太原,迁居襄阳。天资高迈、人物萧散,好洁成癖。多蓄奇石。世号米颠。书画自成一家。能画枯木竹石,时出新意,又能画山水,创为水墨云山墨戏,烟云掩映,平淡天真。善诗,工书法,精鉴别。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宋四家之一。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
一幅昏昏半已空,何人重出自为工。
从兹万偈并千颂,扰乱春风卒未穷。
鸡黍招要意已真,后堂许到转相亲。
巧裁花竹岂多地,净扫轩窗无一尘。
倾倒不知情话密,衰隤深畏酒行频。
落花一夜成疏迹,风雨还增客恨新。
落落四皓翁,山林养其静。
羞为汉家臣,若辟秦苛政。
商颜高峨峨,坐待天下定。
欻起佐储皇,上前启名姓。
堪怜羽翼成,难将口舌争。
无语及扶苏,空歌紫芝咏。
翰墨风流冠古今,鹅池谁不赏山阴。
此书虽向昭陵朽,刻石犹能易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