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楼怀古(其九)柴潭楼

金源立国雄且武,蹴宋歼辽跨中土。

岂知中叶渐陵夷,虓阚凭陵有蒙古。

燕京南迁到汴京,花帽不守杏花营。

黄河已失哈达死,犹欲假息悬瓠城。

悬瓠额额近荆楚,京湖亦有复仇举。

长围已合效鱼丽,痴心尚恃柴潭固。

柴潭楼下碧漪漪,上有伏弩下潜螭。

一朝决之入汝水,螭亡潭涸竟奚为。

幽兰轩中苦复苦,分取遗骸藏宋圄。

当年忠烈冠华夷,惟有忠臣忽斜虎。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何乔新的《十楼怀古(其九)柴潭楼》以历史事件为背景,描绘了金源王朝的崛起与衰落,以及蒙古势力的入侵。诗中通过“蹴宋歼辽跨中土”展现出金源的强大,但随后“中叶渐陵夷”暗示了其逐渐衰败。金朝南迁至汴京,蒙古的威胁迫使其失去黄河以北的领土,甚至试图在悬瓠城坚守。

诗中“柴潭楼下碧漪漪”形象地描绘了柴潭楼的环境,伏弩和潜螭象征着防御设施,然而“一朝决之入汝水”预示着最终的失败,柴潭楼的防御力量无法阻挡蒙古的攻势。诗人感慨“幽兰轩中苦复苦”,表达了对忠烈人物命运的哀叹,尤其是那些被囚禁在宋境的遗骸,他们的忠诚并未得到善终。

最后,“当年忠烈冠华夷”是对这些英勇人物的崇高评价,而“惟有忠臣忽斜虎”则揭示了他们悲剧性的结局,即忠诚者被遗忘或边缘化。整首诗以历史沧桑和英雄末路为主题,寓含深沉的历史反思和对忠诚与命运的感慨。

收录诗词(385)

何乔新(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天苗。何文渊第三子。明代大臣。景泰五年(1454)中进士,后拜刑部侍郎。孝宗嗣位,万安、刘吉等忌乔新刚正,出为南京刑部尚书。未几,复代杜铭为刑部尚书。孝宗弘治元年(1488年)正月,吏部尚书王恕举荐为刑部尚书,弘治四年八月(1491年)辞官归里,辞官后杜门著述。弘治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二日(1503年1月19日)卒,年七十六岁。正德十一年(1516年),追赠太子太保,次年追谥文肃

  • 号:椒丘
  • 籍贯:江西广昌旴江镇
  • 生卒年:1427年-1502年

相关古诗词

秦陇道中

问俗昔曾过陇山,西征今复出秦关。

雁声叫日迷寒渚,枫叶经霜带醉颜。

世路羊肠千里曲,功名蜗角几人闲。

林间鹦鹉能言语,笑我年来两鬓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游西山出城道中

晓来联骑踏晴沙,风景苍苍一望赊。

几处白云前代寺,数村流水野人家。

莺啼别墅春犹在,马到西山日未斜。

回首不知归路远,九重宫殿隔烟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题胡马图

大碛飞沙白于雪,北风怒号海冰裂。

髯胡把控正愁寒,地上骐驎汗成血。

骐驎元出洼水中,朝刷天河暮崆峒。

飘飘四骏尽龙种,风神各异筋骨同。

紫燕飞兔思腾踏,走狗苍鹰气萧飒。

雄姿自足画图传,奇材岂与驽骀合。

一匹虽瘦标格存,试出还空冀北群。

伏枥谁能保终惠,行边犹解策高勋。

可怜共饱沙场草,无由一骋千里道。

天涯霜露莽萧条,秪恐骅骝易衰老。

髯胡髯胡不敢骑,好从重译献彤墀。

玉台阊阖阅清峻,却看黄帕盖鞍时。

形式: 古风

孟春奉陪庙享纪事而作

祠殿森严楯陛重,雍歌初彻燎烟浓。

虞周典礼千年合,文武衣冠百辟从。

日影渐移高阁漏,露华犹拂御街松。

却瞻天仗东风里,冉冉霓旌导六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