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城南道边古墓上逢中丞过赠礼部卫员外少室张道士

偶上城南土骨堆,共倾春酒三五杯。

为逢桃树相料理,不觉中丞喝道来。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翻译

我偶然来到城南的荒废之地,与友人共饮了几杯春酒。
我们在桃花树下畅饮,全然不知中丞已前来巡查。

注释

偶:偶然。
上:到。
城南:城市南部。
土骨堆:废弃的土堆。
共:一起。
倾:倒出,斟满。
春酒:春天的酒。
三五杯:三四杯。
为:为了。
逢:遇见。
桃树:桃花树。
相料理:相互陪伴。
不觉:没有察觉。
中丞:古代官职,相当于地方长官。
喝道:大声呼喝以开路(表示官员出行时的威仪)。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偶然登临城南的一处土堆,可能是古墓之地,与友人共饮春酒数杯。他们在桃树下相互安排事宜,不知不觉中丞官喝道而来。这场景反映出诗人与朋友之间的亲密关系,以及他们对自然环境和历史遗迹的一种幽默态度。

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简洁而生动。"偶上城南土骨堆"一句,通过"偶上"二字传达了一种无心之举,表明诗人登临古墓并非有预谋,而是偶然间的行为。这不仅增添了诗歌的情境,也反映了诗人的性格。"共倾春酒三五杯"则表现出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欢快气氛,通过对饮酒数量的具体描述,传递了一种自然而然、不加雕琢的情感交流。

"为逢桃树相料理"一句,通过"相料理"二字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的互动和合作。这里的"桃树"作为背景,不仅增加了画面上的生机,也可能隐喻着春天的到来,以及生命力与希望。

最后一句"不觉中丞喝道来"则带有一丝戏谑之意,表明诗人与友人在自然环境中的放松和自在,即便是在古墓之旁,也能享受酒饮与谈笑,而不觉察到官府的存在。这也许反映了当时士大夫阶层对于权力的一种态度,即使身处严苛制度下,内心依然保持着一份自由和自在。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简单的情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以及他与朋友之间不可缺少的友谊。

收录诗词(424)

韩愈(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 籍贯: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
  • 生卒年:768~824

相关古诗词

和李相公摄事南郊览物兴怀呈一二知旧

灿灿辰角曙,亭亭寒露朝。

川原共澄映,云日还浮飘。

上宰严祀事,清途振华镳。

圆丘峻且坦,前对南山标。

村树黄复绿,中田稼何饶。

顾瞻想岩谷,兴叹倦尘嚣。

惟彼颠瞑者,去公岂不辽。

为仁朝自治,用静兵以销。

勿惮吐捉勤,可歌风雨调。

圣贤相遇少,功德今宣昭。

形式: 古风 押[萧]韵

和侯协律咏笋

竹亭人不到,新笋满前轩。

乍出真堪赏,初多未觉烦。

成行齐婢仆,环立比儿孙。

验长常携尺,愁乾屡侧盆。

对吟忘膳饮,偶坐变朝昏。

滞雨膏腴湿,骄阳气候温。

得时方张王,挟势欲腾骞。

见角牛羊没,看皮虎豹存。

攒生犹有隙,散布忽无垠。

讵可持筹算,谁能以理言。

纵横公占地,罗列暗连根。

狂剧时穿壁,横强几触藩。

深潜如避逐,远去若追奔。

始讶妨人路,还惊入药园。

萌芽防寖大,覆载莫偏恩。

已复侵危砌,非徒出短垣。

身宁虞瓦砾,计拟掩兰荪。

且叹高无数,庸知上几番。

短长终不校,先后竟谁论。

外恨苞藏密,中仍节目繁。

暂须回步履,要取助盘飧。

穰穰疑翻地,森森竞塞门。

戈矛头戢戢,蛇虺首掀掀。

妇懦咨料拣,儿痴谒尽髡。

侯生来慰我,诗句读惊魂。

属和才将竭,呻吟至日暾。

形式: 排律

和虞部卢四酬翰林钱七赤藤杖歌

赤藤为杖世未窥,台郎始携自滇池。

滇王扫宫避使者,跪进再拜语嗢咿。

绳桥拄过免倾堕,性命造次蒙扶持。

途经百国皆莫识,君臣聚观逐旌麾。

共传滇神出水献,赤龙拔须血淋漓。

又云羲和操火鞭,暝到西极睡所遗。

几重包裹自题署,不以珍怪誇荒夷。

归来捧赠同舍子,浮光照手欲把疑。

空堂昼眠倚牖户,飞电著壁搜蛟螭。

南宫清深禁闱密,唱和有类吹埙篪。

妍辞丽句不可继,见寄聊且慰分司。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和裴仆射相公假山十一韵

公乎真爱山,看山旦连夕。

犹嫌山在眼,不得着脚历。

枉语山中人,丐我涧侧石。

有来应公须,归必载金帛。

当轩乍骈罗,随势忽开坼。

有洞若神剜,有岩类天划。

终朝岩洞间,歌鼓燕宾戚。

孰谓衡霍期,近在王侯宅。

傅氏筑已卑,磻溪钓何激。

逍遥功德下,不与事相摭。

乐我盛明朝,于焉傲今昔。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