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一水自纵横,厥田无上下。
居民不佩犊,岁事在秧马。
这首诗描绘了金末元初时期乡村农田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农耕生活的质朴与自然。
“一水自纵横”,开篇以流水起兴,形象地描绘出水流自由流淌,纵横交错的场景,既展现了水的自然之美,也暗示了土地的广阔与丰富。
“厥田无上下”,接着描述这片土地没有高低之分,平展而肥沃,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居民不佩犊”,这里的“不佩犊”并非指居民不佩戴牛犊,而是借喻居民生活简朴,不依赖于奢华或过度的物质享受,体现了农民朴实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的尊重。
“岁事在秧马”,最后点明一年的农事活动,重点在于插秧时节,使用“秧马”这一农具,形象生动地展示了农民在田间劳作的场景,强调了农耕文化中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乡村农田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农耕社会的自然风光与人文精神,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农耕文化的深刻理解。
不详
(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世治其术重,世乱其术轻。
太平然后用,用然后太平。
转首一场梦,惊心三月春。
扬扬枝上蝶,不见惜花人。
所居无禹庙,有官升典签。
掌亦我所欲,二者不可兼。
贪作梅花梦,都忘柳絮禅。
可怜人与月,不似夜来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