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赠友》由清代诗人牛焘所作,通过对比和隐喻,表达了对朋友独特性格和生活态度的赞赏。
首句“君本烟霞侣,不谙世俗情”点明了友人不同于常人的身份,他如同隐居山林的仙人,对尘世的规则和情感不甚了解,暗示其超脱世俗的独特性。
“俨然与物接,一语使人惊”描绘了友人与外界接触时,言语或行为往往出乎常人意料,给人以震撼,显示其个性鲜明,与众不同。
“白日见揶揄,而我意不平”进一步说明友人在面对嘲笑或轻视时,内心保持不屈和愤慨,体现了其坚持自我、不畏艰难的精神。
“王尼车中叹,伯伦日韬精”借用历史典故,将友人比作王尼和刘伶,他们虽身处乱世,却能保持内心的宁静和智慧,选择韬光养晦的生活方式,表达了对友人智慧和处世哲学的认同。
“自非饮醇酒,启口慢纷争”强调了友人不轻易卷入是非,避免无谓的争执,追求内心的平静和和谐。
“养拙恬胜智,甘贫枯亦荣”揭示了友人崇尚简单、淡泊的生活态度,认为真正的智慧在于内心的宁静和满足,即使物质贫乏,也能从中找到价值和尊严。
“君看垂钓者,如我愿逃名”最后以垂钓者为喻,表达了友人渴望远离世俗名利,追求自由自在生活的愿望,同时也暗含着对友人独特生活方式的赞美。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性格、生活态度的描绘,展现了其超凡脱俗、淡泊名利的形象,以及诗人对其独特魅力的欣赏和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