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召民仪部以其先大父楷屏先生所藏玉板十三行帖见示并赋五言古诗要余题识仪部少孤尝值邻火母冯太夫人仅挈此帖出余感其事因赋长句以书帖后

黎君示我苕华刻,东晋琅琊有遗迹。

藏弆偏劳两世心,传观颇讶百年物。

当年购此鄱阳君,同时题者文章伯。

翰墨缘深见素风,尊彝器古留先泽。

从来云烟倏聚散,未必鬼神真护惜。

通灵或戏长康画,佚书难诵河东箧。

得失自我无愧耳,大惧典型付沦佚。

君家秘宝几经厄,邻家中宵怪事发。

仓皇急启晏婴楹,摩挲永近宣文室。

想当一炬光熊熊,定有百灵呼出出。

我知精诚动真宰,要使坚贞绍青白。

贯虹漫诩米家船,委尘空幸岐阳碣。

夙思赞述苦未遑,辱君今厕诸贤末。

姜芽敛手窃自愧,敢从点画论波磔。

风流庭树怅哦松,黯淡闺镫钦画荻。

请赓灵运祖德诗,附题子固兰亭帖。

形式: 古风

鉴赏

黎君出示珍贵的玉板十三行帖,源自东晋琅琊的古迹,历经两代珍藏,实为百年难得之物。当年鄱阳君购得此帖,题跋中文章大家风采犹在。字里行间,可见朴素风尚与先人遗泽。帖虽历尽云烟聚散,但非神灵庇佑,而是人心与翰墨之力。此帖曾险遭厄运,幸得妥善保护,如晏婴之智,永居宣文室。

想象昔时大火中,帖光熠熠,似有百灵显形。深知诚心可感动天地,愿此瑰宝永续流传,不致湮没。黎家之宝曾几度劫难,邻里惊异,幸得妥善处置。我未能及时题跋,深感愧疚,只能从笔画间略表敬意。

此帖如庭前松风,闺中灯火,唤起我对古代风流的追思。愿效谢灵运之诗,附于子固兰亭帖之后,以表敬仰之情。

收录诗词(18)

冯誉骥(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李恢垣铨部东陵于役诗后

仙曹骏马出皇都,想见衣冠拜鼎湖。

玉座森严三后列,翠旂明灭万灵趋。

周原毕吨瞻王气,汉代高光表圣模。

却望慕陵松柏路,十年泪洒向苍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食蟹叹

侵晨食指动,水族来江湖。

主人出宴客,四座咸欢娱。

座客且勿欢,主人起长叹。

昔居江城二十年,高秋置酒西楼前。

黄州估船日西上,水乡风味夸时鲜。

晓市喧呼盈筐卖,百钱已得十数辈。

红姜紫蓼纷堆盘,往往舆台足沾溉。

自从盗起西南隅,鼋鼍蹴踏风涛粗。

下逮蕲黄上沔鄂,稻田万顷成荒芜。

渔师贾客久奔窜,讵有簖火明菰芦。

今年江汉贼甫退,鲂鲤差可充官厨。

下游咫尺当相失,何况荆台路遥隔。

公然蒲缚能远致,分与间官添食籍。

浔阳九派声喧豗,连云战机临江开。

刍茭馈餫苦不给,戈甲转斗何有哉!

茫然对案令心哀。

形式: 古风

大孤山是日至湖口风利未泊

楚天云雨太迷离,台殿参差动羽旗。

自绾髻鬟矜绝色,却教履舄入微词。

迎神有待陈兰藉,过客无因谒蕙帷。

仿佛婵娟余叹息,上清沦谪得归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江上闻歌

十五年前楚塞行,竹枝三叠记分明。

啼残蜀魄犹余恨,吟断巴猿祇费声。

夜雨飘镫闻驿馆,霜天落木听山城。

岂知白发沧江上,一曲吴歌倍怆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