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后

冬至至后日初长,远在剑南思洛阳。

青袍白马有何意,金谷铜驼非故乡。

梅花欲开不自觉,棣萼一别永相望。

愁极本凭诗遣兴,诗成吟咏转凄凉。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翻译

冬至之后,白天渐长而黑夜渐短。我在远远的成都思念洛阳。
我在严武的幕府中志不自展,成都虽也有如金谷、铜驼一类的胜地但毕竟不是故乡金谷铜驼。
梅花正含苞欲放,我不自觉地想起我洛阳的兄弟朋友。
愁闷极了,本想写诗来排愁,没想到越写越凄凉了。

注释

日初长:指冬至之后,白天逐渐由短变长。
剑南:这里指蜀地。
因在剑门关以南,故称。
青袍白马:此和《洗兵行》中所用不是一个意思。
这里指的是幕府生活。
金谷、铜驼: 邵注:金谷园、铜驼陌,皆洛阳胜地。
非故乡:金谷铜驼,洛阳皆遭乱矣,物是人非。
棣萼:以比喻兄弟。
愁极:意为愁苦极时本欲借诗遣怀,但诗成而吟咏反觉更添凄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冬至过后,日照时间逐渐变长的时节,远在剑南(今四川成都一带)怀念遥远的洛阳。诗中“青袍白马有何意”表达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情怀,而“金谷铜驼非故乡”则流露出对家乡深切的思念。“梅花欲开不自觉,棣萼一别永相望”这两句,通过梅花和棣萼(一种植物)的意象,抒发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深情以及因离别而生的永久眷恋。

“愁极本凭诗遣兴,诗成吟咏转凄凉”则展示了诗人借助诗歌来排解内心的忧愁和寂寞,但在吟诵之际,又不禁感受到更深一层的凄凉与孤独。整首诗通过对季节变化、自然景物以及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收录诗词(1462)

杜甫(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 字:子美
  •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 生卒年:712-770

相关古诗词

舟中苦热遣怀奉呈阳中丞通简台省诸公

愧为湖外客,看此戎马乱。

中夜混黎氓,脱身亦奔窜。

平生方寸心,反掌帐下难。

呜呼杀贤良,不叱白刃散。

吾非丈夫特,没齿埋冰炭。

耻以风病辞,胡然泊湘岸。

入舟虽苦热,垢腻可溉灌。

痛彼道边人,形骸改昏旦。

中丞连帅职,封内权得按。

身当问罪先,县实诸侯半。

士卒既辑睦,启行促精悍。

似闻上游兵,稍逼长沙馆。

邻好彼克修,天机自明断。

南图卷云水,北拱戴霄汉。

美名光史臣,长策何壮观。

驱驰数公子,咸愿同伐叛。

声节衰有馀,夫何激衰懦。

偏裨表三上,卤莽同一贯。

始谋谁其间,回首增愤惋。

宗英李端公,守职甚昭焕。

变通迫胁地,谋画焉得算。

王室不肯微,凶徒略无惮。

此流须卒斩,神器资强干。

扣寂豁烦襟,皇天照嗟叹。

形式: 古风 押[翰]韵

行次古城店泛江作不揆鄙拙奉呈江陵幕府诸公

老年常道路,迟日复山川。

白屋花开里,孤城麦秀边。

济江元自阔,下水不劳牵。

风蝶勤依浆,春鸥懒避船。

王门高德业,幕府盛才贤。

行色兼多病,苍茫泛爱前。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行官张望补稻畦水归

东屯大江北,百顷平若案。

六月青稻多,千畦碧泉乱。

插秧适云已,引溜加溉灌。

更仆往方塘,决渠当断岸。

公私各地著,浸润无天旱。

主守问家臣,分明见溪伴。

芊芊炯翠羽,剡剡生银汉。

欧鸟镜里来,关山云边看。

秋菰成黑米,精凿传白粲。

玉粒足晨炊,红鲜任霞散。

终然添旅食,作苦期壮观。

遗穗及众多,我仓戒滋蔓。

形式: 古风

西枝村寻置草堂地夜宿赞公土室二首(其一)

出郭眄细岑,披榛得微路。

溪行一流水,曲折方屡渡。

赞公汤休徒,好静心迹素。

昨枉霞上作,盛论岩中趣。

怡然共携手,恣意同远步。

扪萝涩先登,陟巘眩反顾。

要求阳冈暖,苦陟阴岭冱。

惆怅老大藤,沈吟屈蟠树。

卜居意未展,杖策回且暮。

层巅馀落日,早蔓已多露。

形式: 古风 押[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