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诗人马士琪的《天竺寺》描绘了一幅深邃宁静的佛教胜地景象。首句“三竺深始佳”点出寺庙坐落在深远的山谷之中,环境优美。接着,“妙香静空谷”强调了寺内香烟缭绕,空谷回荡着寂静,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无量人天供,至此心神肃”表达了寺中供奉的神圣庄严,使得人心灵受到净化,感到敬畏。“在昔闻兵火,兹山未沈陆”暗示了历史上的战火并未波及此地,寺庙依然屹立,象征着和平与安宁。
“若非龙象力,何以感群族”运用比喻,赞誉佛法的力量,如同龙象般强大,能感化众生。“出门望层峦,回向古道场”描绘了诗人走出寺门,眺望四周山峦,又回归到古老的修行场所。
接下来的诗句通过“云日递隐见,岩壑易阴阳”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变化,以及“别院通危桥,涧曲声琅琅”中的桥梁和流水声,增添了空间的层次感和动态美。最后,“万木拥寒阁,千镫照回廊”描绘了冬日里树木环绕的寒阁和明亮的回廊,给人以宁静而温暖的感受。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天竺寺的景致,以及它带给人们的内心平静和精神启示,体现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深深敬仰和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处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