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抚生日

沙沟紫气如陇云,泾城冬律变阳春。

天工为国巧谋帅,生此摽摽七尺人。

坐挥白羽历三纪,胡儿奔迸尘头起。

缓驱小队来汉中,甲光冷射清江水。

金炉著火焚宝香,愿公寿考仍康强。

门外祝公更多有,军民十万指中梁。

形式: 古风

翻译

沙沟上空紫气缭绕,如同陇地的云彩,泾城冬季的节律变为阳春。
大自然巧妙地安排,孕育出这位英勇的将领,他身高七尺,威猛异常。
他在位多年,指挥若定,敌人闻风丧胆,尘土飞扬间战事频发。
他率领队伍缓缓进入汉中,铠甲寒光映照清江之水,威武不凡。
在金炉中焚烧珍贵的香料,祈愿他长寿且身体健康。
门外的人们祝愿他福寿绵长,军民数十万人都视他为国家的栋梁。

注释

紫气:吉祥的云气象征好运。
陇云:陇地的云,形容景象壮观。
冬律:冬季的自然规律。
阳春:温暖的春天,比喻政治清明。
摽摽:形容人英武有力。
白羽:白色的羽毛,代指指挥的令旗。
三纪:三个朝代或长久的时间。
胡儿:对敌人的蔑称。
甲光:铠甲反射的光芒。
寿考:长寿。
康强:健康强壮。
门外:指宫殿或府邸之外。
军民:军队和百姓。
十万指:众多的人手,比喻力量强大。
中梁:比喻国家的栋梁或重要人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宏伟壮丽的景象,充满了对英雄人物的赞美和对其事业的期许。开篇“沙沟紫气如陇云”、“泾城冬律变阳春”,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述,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预示着将要颂扬的人物非同小可。

紧接着,“天工为国巧谋帅,生此摽摽七尺人”一句,直接点出了诗中人物的英勇和不凡。这里的“天工”指代上天的神奇造化,而“七尺之躯”则象征着英雄的高大形象。

在“坐挥白羽历三纪”这句里,诗人通过对历史时间跨度的描述,进一步强调了人物的伟大。这里的“白羽”可能指代的是战旗或其他军事象征,而“三纪”则意味着长久的岁月。

随后的“胡儿奔迸尘头起”一句,展现了一场激烈的战争画面,通过对敌人的描写,间接突出了诗中人物的英勇和威严。

此后,“缓驱小队来汉中,甲光冷射清江水”继续渲染了军事行动的壮观景象。这里的“汉中”可能指的是地理位置,而“甲光冷射清江水”则描绘了一幅军马行进时的静谧而又壮丽的画面。

接下来的“金炉著火焚宝香,愿公寿考仍康强”一句,则转向了对人物健康长寿的祝愿。这里的“金炉”、“宝香”都象征着高贵和洁净,而“寿考仍康强”的表达则显露出诗人对于英雄长命、身体康健的美好期望。

最后,“门外祝公更多有,军民十万指中梁”一句,则扩展了对人物影响力的赞颂。这里的“门外祝公更多有”暗示着广泛的民众对这位英雄人物的敬仰,而“军民十万指中梁”则直接描绘出其威望和影响力之巨大。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历史时光、战争场面以及个人英勇与寿考的多维度描写,塑造了一个英雄形象,同时也传达了一种对于英雄人物崇高敬仰的情感。

收录诗词(218)

王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李彦泽从余求卫公兵法

卫公少时已知兵,坐谈压倒韩擒虎。

一朝委事虬须帝,南歼荆盗北锄虏。

出其绪馀教君集,犹谓四夷莫予侮。

乃知机略妙无比,攻城破阵一仰俯。

当时传公挟异术,云祲孤虚自默数。

可怜痴儿尚诡怪,至作齐东野人语。

我家旧畜公遗书,片段飘零十得五。

开囊取拾送君读,想见明窗口如鼓。

玉舆消息渺吴越,铁骑纵横暗江浦。

学成出去清胡尘,莫道儒生不能武。

形式: 古风

奉伯秋

要凭稽古力,尚阻列仙科。

富贵终愁逼,才名已患多。

庙堂遵故事,经学到新罗。

拭眼看收拾,天池濯素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往成都八客饯饮得同字

镐京有八士,淮南有八公。

纷呶一夕醉,缅邈千古同。

我思锦江曲,驾言涪水东。

神交设华宴,妙语穆清风。

合坐灯炯炯,投晓山丛丛。

别去复何道,勿使酒杯空。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招隐亭

层崖压西城,半空矗孤峭。

何人结斯宇,想见胸次妙。

丛林开蒙密,江山得枢要。

拂拂幽草香,啧啧群鸟叫。

我作谢公屐,来学阮生啸。

披襟待凉吹,停杯延落照。

永嗟区中人,嗜欲昏九窍。

谁赋招隐辞,此病政难疗。

我亦裹青衫,俛首入选调。

平昔志万里,自省成大笑。

才术幸无取,曷不返耕钓。

雄飞或有时,一拜蒲车诏。

形式: 古风 押[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