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哉行

长夜何漫漫,秋气凄已悲。

浮云掩明月,凉风吹我衣。

曳履出房帷,鸣佩下重阶。

俯观霜露集,仰视星宿稀。

倦鸟止复翔,百虫鸣声哀。

飞翻念俦侣,呻吟知岁时。

感兹时物变,恻怛伤我怀。

谁能驻流光,息此心所思。

形式: 乐府曲辞

鉴赏

这首诗名为《伤哉行》,由明代诗人孙蕡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面对自然界的秋夜景象,内心涌起的深深悲凉与感慨。

首句“长夜何漫漫”,开篇即以“漫漫”二字,形象地描绘了夜晚的漫长与无尽,为全诗奠定了悲凉的基调。接着,“秋气凄已悲”一句,点明了季节与情感的关联,秋夜的凄冷与诗人内心的悲伤相互映照,营造出一种深沉的氛围。

“浮云掩明月,凉风吹我衣。”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孤独与寂寞。浮云遮蔽了明月,象征着外界的阻隔与内心的迷茫;凉风拂过衣裳,既是物理上的感受,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外化。

“曳履出房帷,鸣佩下重阶。”诗人从室内走出,踏上了通往外界的台阶,这一动作既是对自然环境的直接接触,也是对内心世界的一种探索。鸣佩的声响,或许是他内心情感的宣泄,也可能是对未知世界的呼唤。

“俯观霜露集,仰视星宿稀。”诗人低头看到霜露凝聚,抬头望见星空稀疏,这一对比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变换,也暗示了人生的短暂与无常。霜露易散,星宿虽恒,但终归是遥远而不可触及的存在。

“倦鸟止复翔,百虫鸣声哀。”倦鸟在飞翔与停歇之间徘徊,百虫在哀鸣中寻求生存,这些生物的生存状态,映射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思考与追问。它们在自然法则下的挣扎,引发了诗人对自身命运的深刻反思。

“飞翻念俦侣,呻吟知岁时。”诗人想象着自己如同飞鸟一般,渴望寻找同伴,共同面对生活的挑战。同时,他也在哀叹时间的流逝,表达了一种对时光易逝、岁月无情的感慨。

“感兹时物变,恻怛伤我怀。”面对自然界的变化,诗人感到了深深的触动与悲伤,这种情感不仅仅是对外界现象的反应,更是对自己内心深处情感的挖掘与表达。

最后,“谁能驻流光,息此心所思。”诗人发出疑问,表达了对时间无法停留、内心思绪难以平息的无奈与感慨。这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

综上所述,《伤哉行》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内心独白,展现了诗人面对秋夜景象时的复杂情感与对生命意义的深入思考。诗中的景物变化与情感波动交织,构成了一幅既有视觉美感又富含哲理深度的艺术画卷。

收录诗词(772)

孙蕡(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懊恼曲

妾家良人婿,执戟明光里。

四时迁显官,宠幸无与比。

似妾初嫁时,容光照邻里。

芳荣有衰歇,喧赫讵可恃。

火热变灰寒,懊恼何时已。

形式: 乐府曲辞 押[纸]韵

长安篇

长安形胜地,京华富才雄。

北开左冯翊,南列右扶风。

汉道方全盛,象魏何穹窿。

逶迤长乐阪,壮丽未央宫。

游侠多少年,娇女秀华容。

凌云飞甲第,照日辉帘栊。

行乐正及时,绮罗绣茏葱。

珠叶摇蝉鬓,银鞍被玉骢。

千花色炫烂,万柳景昭融。

击鞠东门外,斗鸡驰道东。

青楼启夕月,瑶筝沸春空。

良时逝不留,流连曾有终。

且极娱心意,无为虚光风。

形式: 乐府曲辞

上京行

京华全盛日,江南钜丽时。

凤阁凌天翥,雕甍向日披。

堤柳垂宛转,沟水远逶迤。

万国年方泰,三阳景载熙。

少年纵娱游,游侠相追随。

载酒联丝络,乘骢鞚玉羁。

斗鸡初赌锦,击鞠复争驰。

百卉照眼明,步障随风移。

珍禽哢幽响,咬嘎一何悲。

日暮宴青楼,称觞侑琼姬。

开筵列上客,急管闻哀丝。

为乐殊未央,但惜白日攲。

豪雄极志意,黄发以为期。

形式: 乐府曲辞 押[支]韵

采莲曲

江南好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下,鸥飞莲叶边。

莲叶莲花耀洲渚,桂楫兰桡下长浦。

采莲采叶忘采花,隔水停船共君语。

君语不还顾,妾心将奈何。

回船向明月,月照江水波。

江水照妾影,明月知妾情。

郎心得似此明月,兼照莲花与莲叶。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