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杜欲诛云师,韩将讼风伯。
水旱不由天,那是诗人责。
这首诗是宋代末期元初诗人陆文圭所作的《绝句三首》中的第三首。它以简洁的语言探讨了自然灾害与人的责任问题。前两句"杜欲诛云师,韩将讼风伯",通过杜(古代神话中司风雨之神)和韩(可能指韩愈,唐代文学家,常借自然现象寓言人事)的形象,暗示了人们对自然灾害的质疑和追究。"云师"和"风伯"在这里象征着掌控天气的神祇。
后两句"水旱不由天,那是诗人责"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观点,即认为水旱灾害并非全由天定,而是人间社会治理或人事不当的结果,这应当由包括诗人在内的社会反思和批判。诗人借此诗揭示了对社会公正和治理效能的关注,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于现实问题的敏锐洞察和责任感。
不详
元代文学家。博通经史百家,兼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术之学。墙东先生是元代学者的雅号,“墙东”并非是他居住澄东的意思。西汉末年,北海人王君公因为遭遇王莽篡权的乱世,当牛侩(买卖牛的中间人)以自隐。当时人们称他为“避世墙东王君公”。见《后汉书·逄萌传》。后来以“墙东避世”作为隐居于市井的典故,“墙东”指隐居之地。墙东先生指的是隐士,对于这个雅号,他自己也欣然接受,将自己的作品集命名为《墙东类稿》
买丝绣平原,儗金铸子期。
君子病无能,不病人不知。
车薪胜杯水,舆羽重钩金。
物理元无定,权衡只在心。
老桧荣枯不计春,好花开落止经旬。
莫将文翰誇馀子,共拟勋名及古人。
江上春云生暮寒,故城回首离长安。
残桃剩柳应无分,留与诸君取次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