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访唐寅仲先生青门不值(其二)

柴扉馀永日,高卧废逢迎。

僻地愁车马,山童问姓名。

窥门花欲语,下榻鸟还惊。

客至休相讶,庞公不入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初秋时节访问友人唐寅仲先生未遇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隐逸生活的宁静与淡泊。

“柴扉余永日,高卧废逢迎。” 开篇以“柴扉”和“高卧”描绘出友人家中朴素而清幽的环境,以及主人悠闲自得的生活状态。诗人来访时正值午后,友人正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为外界所扰,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僻地愁车马,山童问姓名。” 接着,诗人描述了自己在偏僻之地寻访友人的过程。由于友人居住的地方远离尘嚣,来访者需要经过一番周折,甚至询问山童来确认方向。这既体现了友人隐居的地点之偏,也暗示了诗人对这种远离尘世喧嚣生活的向往。

“窥门花欲语,下榻鸟还惊。” 这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自然界的花朵和飞鸟赋予了情感。诗人透过门缝看到花朵似乎在轻声交谈,当他准备进入屋内休息时,小鸟被突然的声响惊飞。这些细节生动地描绘了友人住所的和谐与生机,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这份宁静生活的感慨。

“客至休相讶,庞公不入城。” 最后两句以庞公(庞德公)为例,表达了对友人生活方式的认同和赞赏。庞公是东汉时期的隐士,拒绝入城为官,过着与世无争的田园生活。诗人在此处引用庞公的故事,不仅是对友人选择的肯定,也是对自己内心追求的一种表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反映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对于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理想追求。

收录诗词(724)

欧必元(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初秋访唐寅仲先生青门不值(其三)

凉风侵别树,斜日下庭柯。

暑气林间尽,秋声雨后多。

蝉因依叶响,樵识和人歌。

未敢题凡鸟,穷交在薜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初秋访唐寅仲先生青门不值(其四)

地偏围径小,林密到人稀。

石磴堪支枕,苔痕欲上衣。

小风残梦入,久睡憺忘归。

愿借阶前草,悠然与世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饮智上人禅房

招携寻胜赏,结侣上方游。

玉宇红尘隔,禅心白日幽。

乍闻仙梵落,遥望法云浮。

悟得无生理,茶瓜为汝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清明郊行

风尘无去住,时序有推迁。

剩得江山在,春游思杳然。

野花明绽锦,细草暖含烟。

落日孤城外,松杉伴犊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