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大风雨与黄道晦陈惟秦饮屋后小山

九日忽风雨,登高事已非。

秋声繁灌木,商意薄轻衣。

众壑浮青霭,千峰失翠微。

小山培塿甚,吟眺亦忘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九月九日突然降临的大风雨时的感慨与心境。首句“九日忽风雨”简洁有力地勾勒出场景,将读者带入一个风雨交加的秋日之中。接着,“登高事已非”一句,既是对原计划登高的遗憾,也暗含了对当前环境的无奈。

“秋声繁灌木,商意薄轻衣”两句,通过声音和感觉的描写,生动展现了风雨中的秋景。秋风呼啸,灌木摇曳,不仅渲染了凄凉的氛围,也暗示了季节的更迭。而“商意薄轻衣”,则以个人的感受,进一步强化了秋天的寒意,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落寞。

“众壑浮青霭,千峰失翠微”则是对风雨后山景的描绘。山间的雾气在风雨中飘浮,千峰在浓雾中失去了往日的翠绿,景象既壮丽又略显荒凉,体现了自然界的瞬息万变,也映射出诗人对时光流逝、世事无常的感慨。

最后,“小山培塿甚,吟眺亦忘归”两句,以小山为喻,表达了诗人虽然身处困境,却依然沉浸于自然之美,忘记了归途。这不仅是对眼前景色的赞美,也是对内心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寄情山水的精神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风雨中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明代文人面对自然变化时的独特感悟和审美情趣。

收录诗词(1649)

徐熥(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得朗公诗却寄

真僧虽出世,踪迹尚人群。

妙法登坛演,名香入定焚。

楼含孤嶂月,衲挂半溪云。

千里封题寄,新诗过所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哭林文烈(其一)

十载神交旧,年来倍忆君。

每疑音问阔,谁谓死生分。

识面真无日,浮生总似云。

难将知己泪,一洒故人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哭林文烈(其二)

相违三百里,消息太茫然。

对月思玄度,披图忆辋川。

讣来当此日,死去自何年。

墓木今成拱,才歌薤露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得宁夏消息(其一)

叛卒雄心旧,元戎血刃新。

中原多戍垒,边郡半征尘。

时事何旁午,吾生实不辰。

愿闻烽火息,老作太平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