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女迎春慢/玉女迎春.柳

浅入新年,逢人日、拂拂淡烟无雨。叶底妖禽自语。

小啄幽香还吐。东风辛苦,便怕有、踏青人误。

清明寒食,消得渡江,黄翠千缕。

看临小帖宜春,填轻晕湿,碧花生雾。

为说钗头袅袅,系著轻盈不住。问郎留否。

似昨夜、教成鹦鹉。走马章台,忆得画眉归去。

形式: 词牌: 玉女迎春慢

翻译

刚刚进入新的一年,遇到的人们在晴朗的日子里,淡淡的烟雾中没有雨。鸟儿在树叶下低声交谈。
它们偶尔啄食花香,又吐出芬芳。东风忙碌,担心会有人误闯,打扰了这宁静的春景。
清明和寒食节,美景足以让人度过江河,欣赏那千丝万缕的黄绿之色。
看着新贴的春联,墨迹未干,绿色的植物仿佛生出薄雾。
细说那钗头轻轻摇曳,仿佛连着轻盈的身姿无法停留。询问你是否要留下。
就像昨晚教鹦鹉学舌,你骑马走过章台,想起那画眉鸟已归巢。

注释

新年:新的一年的开始。
日:晴朗的日子。
妖禽:美丽的鸟类。
幽香:清淡的香气。
踏青人:春天游玩的人。
清明:中国传统节日,祭祖扫墓。
寒食:清明前一天,禁烟火以示哀思。
黄翠:形容植物的黄绿色彩。
宜春:适合春天的装饰。
画眉:古代常用来比喻女子。

鉴赏

这首宋词《玉女迎春慢·玉女迎春·柳》是彭元逊所作,描绘了新年之际的清新景象和春天的到来。开篇以“浅入新年,逢人日、拂拂淡烟无雨”描绘了新春时节的淡淡烟雾,营造出宁静祥和的气氛。接下来,“叶底妖禽自语。小啄幽香还吐”通过鸟儿的鸣叫和觅食,进一步渲染了生机盎然的春意。

“东风辛苦,便怕有、踏青人误”表达了对春光易逝的忧虑,担心人们在欣赏美景时错过春日的微妙变化。清明寒食时节,词人想象江边黄绿交织的柳色,显得格外动人。“消得渡江,黄翠千缕”形象地展现了春天的色彩斑斓。

下片转向更为细致的描写,“看临小帖宜春,填轻晕湿,碧花生雾”描绘了女子精心制作春贴的情景,以及春花在湿润中绽放的朦胧美。“为说钗头袅袅,系著轻盈不住”借女子的发饰,表达春情的缠绵与难以留住。最后,“问郎留否。似昨夜、教成鹦鹉”以鹦鹉学舌的方式,传达女子对恋人的思念和期待,而“走马章台,忆得画眉归去”则借典故表达了女子对远方恋人的怀念,以及对相聚的渴望。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情感,展现出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浪漫情怀。

收录诗词(20)

彭元逊(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不详,与刘辰翁有唱和,宋亡不仕。存词20首。宋词三百首多有收录

  • 字:巽吾
  • 籍贯:庐陵(今江西吉安)
  • 生卒年:公元1261年

相关古诗词

生查子

痴多故恼人,妆晚翻嫌趣。

只为眼波长,嗔笑娇难触。

春心不肯深,春睡何曾足。

莫待柳花飞,飞去无拘束。

形式: 词牌: 生查子

如梦令

今夜故人独宿。小雨梨花当屋。

犹有未残枝,轻脆不堪人触。休触。休触。

憔悴怕惊郎目。

形式: 词牌: 如梦令

临江仙(其一)

红袖乌丝失酒,金钗银烛销春。柳边桃下复清晨。

帽风回马旋,扇雨拂花情。

白帝空惊旧曲,阳关只梦行人。碧云何处认芳尘。

紫荆花作荚,青杏核生仁。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临江仙(其二)

自结床头麈尾,角巾坐枕孤松。片云承日过山东。

起听荷叶雨,行受芷花风。

无客同羹莼菜,有人为剥莲蓬。东墙年少未从容。

何因知我意,吹笛月明中。

形式: 词牌: 临江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