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榜山

陈场老子读书处,金榜山前石室中。

人去石存犹昨日,莺啼花落几春风。

藏修洞口云空集,舒啸岩幽草自茸。

应喜斯文今不泯,紫阳秉笔纪前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金榜山下陈场老者的读书之处,石室静默见证岁月流转,自然界的变迁与历史的沉淀交织在一起。诗人通过“人去石存”、“莺啼花落”等意象,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万物的更迭。云空集于藏修洞口,象征着知识与智慧的汇聚;而岩幽草自茸,则是自然界生命力的顽强体现。最后,“应喜斯文今不泯”一句,表达了对传统文化传承的欣慰与自豪,紫阳秉笔纪前功,更是对先贤贡献的敬仰与纪念。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既是对历史的追忆,也是对文化传承的颂扬。

收录诗词(1440)

朱熹(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一字仲晦,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 字:元晦
  • 号:晦庵
  • 籍贯:云谷老
  • 生卒年: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相关古诗词

王逸叟以喜闻增海陆军诗见示次原韵寄和

亚雨欧风强自持,忽闻海陆已添师。

谁将汉帝三朝略,来续周王六月诗。

诚有先声而后实,但愁弱干不强枝。

横磨十万徒虚语,叹息胶民蹂躏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南塘

南塘旧是尚书宅,今作僧居水石清。

半夜月明禅定后,松风犹带管弦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咏南岩

南岩兜率境,形胜自天成。

崖雨楹前下,山云殿后生。

泉堪清病目,井可濯尘缨。

五级峰头立,何须步玉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挽王德修

不到湖潭二十年,湖潭依旧故山川。

聊将杯酒奠青草,风雨萧萧忆昔贤。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