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沈方邺兼送之罗浮二首(其一)

夫君枉驾相寻久,贱子卑栖出见迟。

袖里故人劳远字,卷中频日捧新诗。

水成波澜平难得,木有文章病可知。

各是天涯同世难,一杯重把定何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恭尹所作的《赠沈方邺兼送之罗浮二首(其一)》。诗中表达了诗人与友人沈方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友人即将离别前往罗浮的不舍之情。

首联“夫君枉驾相寻久,贱子卑栖出见迟”,点明了朋友之间长久的思念与期待,以及诗人对朋友来访时的谦卑接待。诗人以“夫君”称呼对方,体现了对朋友的尊敬;而“贱子”则是自谦之词,表现出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谦逊的态度。

颔联“袖里故人劳远字,卷中频日捧新诗”,描绘了朋友之间通过书信交流的场景。诗人将朋友的来信放在袖中,反复阅读,体现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远方朋友的深切关怀。同时,诗人自己也经常创作新诗寄给朋友,展现了两人在文学上的交流与共鸣。

颈联“水成波澜平难得,木有文章病可知”,运用自然界的景象来比喻人的情感和才华。水面上的波澜平息不易,象征着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稳定与维持需要努力;树木的文章(即纹理)虽美,但若无病(瑕疵),则更显珍贵,寓意着才华的完美与独特性。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情和才华的深刻理解与珍视。

尾联“各是天涯同世难,一杯重把定何期”,表达了诗人与朋友虽身处天涯,却共同面对人生的艰难,这种共患难的情谊弥足珍贵。最后,诗人以一杯酒作为结束,预示着未来的相聚之期未定,充满了对未来的美好期待与不舍之情。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通过对友情、才华和人生境遇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1900)

陈恭尹(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 字:元孝
  • 籍贯: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
  • 生卒年:1631 ~1700

相关古诗词

赠沈方邺兼送之罗浮二首(其二)

挂帆东近列仙家,瑶室璇房路已赊。

高瀑倚风时作雨,远峰含日半成霞。

山人散住茏葱竹,旅食多烹巨胜花。

知有妇翁为鲍靓,不劳丹灶问丹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立秋日送梁素子之丹阳

一叶桐声坠短樯,絺衣江上试新凉。

路人共乞龙蛇字,诗笔相携翡翠床。

第二泉香吴市近,小孤峰霁楚天长。

临邛令尹能迎客,不遣尊前忆粤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送曾周士还宁都兼柬翠微诸兄

一回相见一情亲,语默周旋并是真。

早得于师承学正,似难为弟较兄贫。

还从合浦探珠满,别指梅关落木新。

不远翠微山下路,年年空送往来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题方龙媒园亭

几日空亭坐不回,主人相为扫莓苔。

庵分茗火连僧至,井汲香泉带月来。

高树蝉寒秋叶减,方池鱼跃水萍开。

闲园物色皆堪赋,羡尔江南庾信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