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鄂渚登高楚观分得能字

一山如龙来,起伏力不胜。

老夫跨其脊,半空欲飞腾。

尚念同游人,一二东南朋。

税驾为小留,木末朱栏凭。

远水天共阔,秋风响饥鹰。

城郭千万家,营垒相依凭。

年年重阳节,高处尽可登。

南楼与北榭,游览昔所曾。

插花楚观上,醉舞仅所能。

惊倒地上人,白日看上升。

形式: 古风 押[蒸]韵

翻译

一座山峰如巨龙般蜿蜒,起伏之力难以抵挡。
我老翁骑在它背上,仿佛要腾空而起。
心中仍记挂一同游玩的朋友,那些来自东南的伙伴。
稍作停留,我在树梢的朱栏边倚靠。
远处的水面与天空连成一片,秋风吹过,饥饿的鹰鸣叫。
城郭间千万户人家,彼此依靠的营垒林立。
每年重阳节,高处都是登高赏景的好地方。
南楼与北榭,过去我们曾在此游历。
插上花朵于楚观之上,醉酒后跳舞是我仅有的能耐。
我的舞姿令旁人惊讶,白天看着太阳升起,恍若梦境。

注释

龙:比喻山势陡峭、蜿蜒。
跨:骑跨。
尚:仍然。
税驾:停车暂歇。
木末:树梢。
远水:远方的水面。
城郭:城市。
重阳节:中国传统节日,农历九月九日。
南楼:指具体的楼阁。
插花:插上花朵装饰。
惊倒:使...惊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重阳节(即双九节,农历九月初九)登高远眺的景象与感受。诗中“一山如龙来”展现了壮观的山势,“老夫跨其脊,半空欲飞腾”则表现出诗人登山时的豪放情怀和对自然力的赞美。

“尚念同游人,一二东南朋”表达了诗人对于与旧友共同游历的怀念,而“税驾为小留,木末朱栏凭”则描绘了一种停留欣赏的场景。

“远水天共阔,秋风响饥鹰”通过对远处水面和秋风中传来的鹰鸣声的描写,营造出一种空旷而又略带孤寂的氛围。紧接着,“城郭千万家,营垒相依凭”展示了脚下城市的繁华与建筑的壮丽。

“年年重阳节,高处尽可登”强调了每到重阳时节,诗人都会选择高处以饱览四周的景色。而“南楼与北榭,游览昔所曾”则是对过去游历经历的回忆。

最后,“插花楚观上,醉舞仅所能”和“惊倒地上人,白日看上升”展示了诗人在楚观(即楚王台)上的快乐与自得,其间还透露出一丝超脱尘世的情怀。整首诗通过对山川、城郭、风物的细腻描写,以及对重阳节和旧友游历的深情留念,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其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广阔。

收录诗词(449)

刘过(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长于庐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苏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布衣”。有《龙洲集》、《龙洲词》

  • 字:改之
  • 号:龙洲道人
  • 籍贯: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
  • 生卒年:1154~1206

相关古诗词

上刘和州(其一)

戟外梅花角有声,使君心与月华明。

郡当采石今冲要,船在乌江罢战争。

酒贱人家歌裤饮,地宽客子带刀耕。

太平官府无公事,见说香凝燕寝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上益公十绝为寿(其八)古柏

冰条雪叶节高坚,台宪风生凛凛然。

可羡堪为栋梁用,至唐千载尚三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上益公十绝为寿(其一)金乌

金翰振晓近天威,玉宇循琼昼影迟。

曾上大裘头上看,暧然可爱是冬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上益公十绝为寿(其七)影木

枝如华盖耸瀛洲,永世香风荏苒浮。

特有群仙来弭节,细听鸣凤碧枝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