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红于折梅花至偶成

迟迟帘影映清宵,日照池塘冻欲消。

公主梅花先傅额,美人杨柳未垂腰。

纱窗绣冷留馀线,绮阁香浓绕画绡。

试问待儿芳草色,阶前曾长翠云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鉴赏

这首《早春红于折梅花至偶成》是明代女诗人叶小鸾的佳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早春时节的景致与情感。

首句“迟迟帘影映清宵”,描绘了夜幕低垂,月光透过轻柔的窗帘洒在静谧的夜晚,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宁静的氛围。接下来,“日照池塘冻欲消”则由夜转入晨,阳光初照,冰冻的池塘似乎也感受到了温暖,即将融化,展现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公主梅花先傅额,美人杨柳未垂腰”两句运用拟人手法,将梅花和杨柳赋予了人的特质,公主般的梅花早早地绽放,仿佛为迎接春天而化妆;而杨柳则尚未垂下腰身,暗示着春天还未完全到来,但已有春意萌动。这里通过对比,突出了梅花的早开与杨柳的迟缓,同时也表达了对春天即将到来的期待与喜悦。

“纱窗绣冷留馀线,绮阁香浓绕画绡”描绘了室内装饰的精致与温馨。纱窗上的绣花虽已显得有些冷清,但还留有余线,象征着时光的流转与生活的延续;绮阁中香浓四溢,缭绕着画绡,营造出一种浓郁的春日气息和生活的雅致。

最后,“试问待儿芳草色,阶前曾长翠云条?”以疑问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的期待与好奇。她询问着,是否已经能看到那代表着春天的翠绿芳草,是否阶前的树木已经长出了新芽,充满了对自然变化的敏感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早春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同时也流露出对春天的期待与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叶小鸾以其独特的女性视角,将自然与情感巧妙融合,使得这首诗既具画面感,又富含深意,堪称明代闺秀诗中的佳作。

收录诗词(104)

叶小鸾(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瑶期,文学家叶绍袁、沈宜修幼女。貌姣好,工诗,善围棋及琴,又能画,绘山水及落花飞碟,皆有韵致,将嫁而卒,有集名《返生香》

  • 字:琼章
  • 籍贯:吴江(今属江苏苏州)
  • 生卒年:1616~1632

相关古诗词

昭齐姊约归阻风不至

寒炉拨尽烬微红,漠漠红云黯碧空。

离别遂如千里月,归期偏怅一帆风。

愁边花发三春日,梦里年惊两鬓中。

雨雪满窗消未得,定应握手几时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春日晓妆

揽镜晓风清,双蛾岂画成。

簪花初欲罢,柳外正莺声。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庚]韵

己巳春哭六舅母墓上

十载恩难报,重泉哭不闻。

年年春草色,肠断一孤坟。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文]韵

别蕙绸姊(其一)

岁月惊从愁里过,梦魂不向别中分。

当时最是无情物,疏柳斜阳若送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