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董其昌所作的《赠陈仲醇徵君东佘山居诗三十首》中的第二十九首。诗中以“誓比黄河开国男”开篇,表达了诗人对陈仲醇的敬仰之情,将他比作开国功臣,誓言要像黄河一样忠诚不渝。接下来的诗句“酬恩当取虏头函”,则展现了诗人对陈仲醇的感激之情,希望他能像古代英雄一样,为国家立下赫赫战功。
“镜中鱼□频虚伍,笛里梅花漫奏三”两句,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通过镜子中的鱼影和笛声中的梅花,表达了诗人对陈仲醇才华横溢、高洁脱俗的赞美。同时,“美酱几时陈戏下,藁砧何在战城南”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陈仲醇的英勇形象,暗示他曾在战场上浴血奋战,保卫国家。
最后,“翻惭梁市行吟者,绝塞山川聚米谈”两句,诗人自谦地表示,自己虽有满腹经纶,却未能像陈仲醇那样在战场上建功立业,只能在绝塞山川间聚米谈论,表达出对陈仲醇的敬佩与羡慕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展现了诗人对陈仲醇的深情厚谊和对其英雄事迹的崇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