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徐希孟云林卷兼柬王之常

东吴山水郡,我家万山中。

自从别猿鹤,振佩明光宫。

云林结遐想,美人邈难从。

之子山中来,都门忽相逢。

我家南窗下,幽兰滋几丛。

天寒露华陨,花叶应丰茸。

路远莫能采,恐随萧艾同。

送子凤城外,长江生西风。

明将卧云林,五湖烟水东。

我有所思者,同心复同宗。

怀之不可见,使我心仲忡。

因君为报谢,蕙帐非终空。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汝玉所作的《题徐希孟云林卷兼柬王之常》,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自然美景的向往。

首句“东吴山水郡,我家万山中”,开篇即点出地点,以“东吴”和“万山”营造出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暗示诗人居住在群山环绕的环境中,为后文的情感抒发奠定了基础。

接着,“自从别猿鹤,振佩明光宫”两句,运用拟人手法,将诗人与自然界的猿鹤相比,表达了诗人离开自然界的遗憾之情,同时也暗示了他进入官场后的某种心境变化。

“云林结遐想,美人邈难从”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想象自己在云雾缭绕的山林中,心中怀念着远方的佳人,难以亲近,暗含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距离的感慨。

“之子山中来,都门忽相逢”一句转折,写出了意外的惊喜——友人从山中而来,在京城相遇,这一情节的突转,使得情感更加丰富,也预示着接下来的相聚时光将充满欢愉与交流。

“我家南窗下,幽兰滋几丛”描绘了诗人家中的景象,以“幽兰”象征高洁的品质,暗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珍视。

“天寒露华陨,花叶应丰茸”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更替,同时也寓意着人生的变迁。

“路远莫能采,恐随萧艾同”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担忧,担心对方在复杂的人世间迷失自我,如同被遗忘的兰花,最终与杂草为伍。

“送子凤城外,长江生西风”描绘了离别的场景,长江边的西风吹拂,增添了离别的哀愁与不舍。

最后,“明将卧云林,五湖烟水东”预示着友人即将前往新的地方,而“我有所思者,同心复同宗”则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期待,希望未来能够再次相聚。

“怀之不可见,使我心仲忡”直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忧虑与思念,而“因君为报谢,蕙帐非终空”则是对友人的感激与承诺,即使分别,友谊的纽带也不会断裂。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友情的珍视与怀念,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539)

王汝玉(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挽林先生

林公生胜国,卓荦志不群。

蚤岁尝膴仕,老年遭世屯。

豺虎相啖食,龙蛇方未分。

三吴各都会,白昼昏风尘。

乐土成割据,江山陷沈沦。

公时遂长遁,閟迹潜荆榛。

不冠亦不带,佯狂称散人。

誓将沮溺俦,甘与原宪贫。

违俗本全节,洁身非乱伦。

皇明靖六合,万国咸来宾。

伯夷洎吕望,歘然兴海滨。

繄公岂无志,弹冠乘道津。

奈兹筋力衰,终作草莽臣。

昔在八姓日,翠华屡更新。

嗟嗟冯太师,累世秉国钧。

何如郑云叟,独不挂缨绅。

观公秉高谊,异代同清芬。

令子抱材器,恭逢尧舜君。

苍苍示昭鉴,公郁从兹伸。

凤翔千仞仪,豹变南山文。

终为明世瑞,垂辉耀千春。

九原或可作,些酒招歌魂。

形式: 古风

初辞长洲县庠

潜鳞贵幽沈,迅翮当上征。

伊抱孱陋质,俯仰难为情。

进趋既匪任,退武复怀惊。

念往感多变,顾始愧将倾。

兹焉幸返旧,游息在柴荆。

谷行晨晻暧,岭眺夕澄明。

红泉演绿涧,碧磴披丹英。

时升烟霞表,恍若凌长清。

素心自昭旷,外物徒纷荣。

愿同战胜者,弄化保嘉贞。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寄王秀才

无事互相倚,孰能察其微。

群贤溢天阶,独子偃岩扉。

虽云缺华绶,自顾有斑衣。

人生各异立,志者当庶几。

江山入秋气,草木凋芳菲。

苍然贞松质,岁晚有馀辉。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题雪屋卷

洛阳掩关卧,剡曲放舟回。

何如山馆昼,独坐思悠哉。

鉴湖似瀛海,稽阜若蓬莱。

波净银为浦,岩明玉作台。

矜鲜失舞鹤,点白间疏梅。

知子丰葩藻,讵让兔园才。

愿闻歌郢曲,阳春逐奏来。

形式: 古风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