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容安阁

涌地千楹排镂磶,朱楼跨空半天赤。

鬼神下瞰防祸机,坐使心猿困跳踯。

岂知高人心独远,不觅赢馀但容膝。

寄傲南窗一事无,时见归云度晴碧。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名为“容安阁”的建筑及其周围环境,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与深邃的意境。

首句“涌地千楹排镂磶,朱楼跨空半天赤”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容安阁的壮观景象。千楹之楼仿佛从地面涌出,排列整齐,雕刻精美;朱红色的楼阁高耸入云,如同跨越天空,呈现出半边天的鲜红。这两句不仅展示了建筑的宏伟与色彩的艳丽,也暗示了其在自然中的独特地位。

接下来,“鬼神下瞰防祸机,坐使心猿困跳踯”两句,运用了象征和拟人的手法,将容安阁置于一种超然于世俗之上的境界。鬼神俯瞰,仿佛在警惕着可能的灾祸,而阁中之人却能静心,让躁动不安的心灵得以平静。这里不仅表达了对容安阁避世脱俗之美的赞美,也隐含了对内心世界寻求宁静的渴望。

“岂知高人心独远,不觅赢馀但容膝”进一步揭示了容安阁主人的心境。高人之所以远离尘嚣,是因为他们的心志超凡脱俗,无需追求多余的物质财富,只需一个足以容膝的空间即可。这反映了诗人对简朴生活和精神自由的向往。

最后,“寄傲南窗一事无,时见归云度晴碧”描绘了容安阁主人在南窗下的悠闲生活,他无所事事,只是偶尔欣赏窗外的云彩在晴朗碧蓝的天空中飘过。这一场景充满了宁静与和谐,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闲适生活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容安阁及其周围环境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美学价值和哲学内涵,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238)

刘才邵(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代简谢载仲弟惠黄雀牛尾狸柑子

南昌珍品誇牛尾,肥腻截肪玉堪比。

临川甘实敌洞庭,光照霜林香染指。

黄雀披绵亦同到,厚意不凡端有以。

雪晴晚日悬清光,为君设席倾瑶觞。

醺然隐几结清梦,坐觉春风生池塘。

形式: 古风

题从兄和仲国香轩

灵均志与日争光,收拾香草供篇章。

高冠奇服事修洁,辛夷为楣药为房。

滋兰九畹多不厌,似更有意怜幽香。

当时楚俗宝萧艾,谁知纫佩芙蓉裳。

高情如兄能有几,封植灵根当砌傍。

芝英玉树宜相映,清芬宛转随风长。

结根得所异晚菊,不向篱边混众芳。

早晚知音垂采摘,玉盘霞绮升中堂。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玉笥山超然堂

三山远在虚无间,还有胜境居人寰。

琼楼贝阙知何许,统领分治皆仙官。

名称等级已素定,载在玉书垂不刊。

能兼洞天与福地,唯有玉笥馀难攀。

忆昔扁舟中夜过,白月满空星斗寒。

起登船背聊一望,搀天但见青孱颜。

重岩众壑眇难辨,福庭想像依层峦。

那知虚堂宅幽邃,萧爽不容尘滓干。

超然物外亦不恶,要当心境俱清闲。

真机还向静中起,不碍默朝窥九关。

我生本来世味薄,欲养铅汞成金丹。

也知上界足官府,人间游览堪盘桓。

如闻方平持玉节,似欲历按诸名山。

相逢不问蓬莱事,试与乘风去共看。

形式: 古风

题清轩

大江之源发乎岷山,蓄馀怒于瞿塘。

混众流以东下,渺翻空而汤汤。

天风下兮蹴缟练,白浪如山冲马当。

邈不知其所止,接云海之茫茫。

鱼龙并育细不遗,龙骧万斛浮若飞。

喷雪霓兮散雾雨,功利浩博难尽窥。

眷彼溪谷流,夫岂不清泚。

飞鸥堕影鱼依空,水溅溅兮石齿齿。

景趣信佳伤险狭,才可濯缨兼洗耳。

清乎清乎期及物,清不能容徒洁已。

知公博览眼不寒,筑室虽小识量宽。

圣朝拨乱收群策,难擅丘壑眈云山。

愿公为万里之长江,勿作细流之惊湍。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