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纪指挥画卷

曲栏梧桐花正吐,万玉萧萧写青雨。

珊瑚红树拂天风,六月人间不知暑。

琵琶收弦寂无语,梦里随云度银渚。

侍者如花握金缕,倚绣娉婷对容与。

意远神清皆俣俣。

人间閒乐等神仙,更诧蓬山在何许。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由明代诗人杨士奇所作,名为《赠纪指挥画卷》。诗中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卷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画面中的景物与人物。

首句“曲栏梧桐花正吐”,描绘了画卷中一株梧桐树旁,花朵正盛开的场景,展现出春天生机勃勃的气息。接着,“万玉萧萧写青雨”一句,通过“万玉”形容雨滴,形象地描绘了雨点轻柔地落在绿色的树叶上的情景,营造出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

“珊瑚红树拂天风”一句,将画面中的红树比作珊瑚,不仅色彩鲜明,还赋予了树以动态感,仿佛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六月人间不知暑”则通过对比,强调了画面中环境的清凉与舒适,即使是在炎热的六月,也感觉不到酷热。

接下来,“琵琶收弦寂无语”描绘了音乐停止后的寂静,暗示着画中可能有一段悠扬的音乐,现在已悄然结束。“梦里随云度银渚”则通过梦境的设定,增加了画面的神秘与浪漫色彩,仿佛主人公正随着白云飘荡至银色的岛屿。

“侍者如花握金缕,倚绣娉婷对容与”两句,描绘了侍者的美丽与优雅,她们如同花朵般娇艳,手中握着金线绣品,姿态优美地与画面中的其他元素相对应,增添了画面的艺术感。

“意远神清皆俣俣”表达了画面中人物或景物的深远意境与纯净心灵,暗示了画家高超的技艺和深厚的情感表达能力。

最后,“人间閒乐等神仙,更诧蓬山在何许”两句,将画卷中的生活与仙境相提并论,表达了对画中生活的向往与赞美,同时也提出了对蓬莱仙山的疑问,引人遐想。

整首诗通过对画卷内容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艺术的深刻理解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美与艺术美的高度追求。

收录诗词(2068)

杨士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代大臣、学者,名寓,以字行,谥文贞,汉族。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 字:士奇
  • 号:东里
  • 籍贯: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
  • 生卒年:1366~1444

相关古诗词

题费同知松树障子

当代画松谁最精,王绂卓迪俱驰声。

两生以来鲜继者,凤池周璿新得名。

此图笔有千钧力,全幅剡藤开泼墨。

双株奋起如双虬,直气森森势千尺。

樛枝屈铁蟠穹苍,劲节磥砢鳞甲张。

长风飒飒动满座,六月清昼高堂凉。

吉安别驾好奇古,对此宛然岩壑趣。

伏苓琥珀焉足期,坚操终怀共迟暮。

别驾别驾临安彦,浙东山东宦游遍。

四明徂徕千岁植,所历山林屡尝见。

大材之成由化工,自古匠输希得逢。

明堂清庙选梁柱,何限空老深山中。

形式: 古风

小山书屋

文江之东小山麓,旧有高人读书屋。

绕屋森森松作林,松阴行吟松下读。

平生读彻书五车,鹿鸣宴饯来京华。

御前奏对三千字,五彩椽笔登銮坡。

兰台石渠富纂述,献赋陈诗诵功德。

日给珍羞饱大官,宫锦无时出褒锡。

黑发去乡今二毛,近侍光华更四朝。

人生倦勤思暂逸,小山南望心摇摇。

鹏搏九万六月息,丹桂花香别京国。

旧屋还归小山下,邺侯多书仍满架。

门前冠盖来纷纷,少日同学何人存。

青松拂云尽成盖,慈竹青青蕃子孙。

邻叟时过话耕稼,亦有诜诜执经者。

红笺锦轴金绣段,更觉文章动高价。

老夫垂白念乡关,早晚天恩应赐閒。

长风万里溯玉峡,舣棹文江访小山。

形式: 古风

题蒋主善梅

蒋氏传家秉清白,住在金陵大江侧。

三径风流松菊存,别有梅花春意繁。

开轩正对花林下,襟抱冲和兴潇洒。

香浮丹鼎雪融初,影转琴床月明夜。

自承徵诏戴朝冠,朝朝拜谒趋金銮。

故乡迢遥隔烟水,十年梦绕梅花寒。

閒暇从容咏清句,节操从知凛贞素。

嗟余同是爱梅人,何时归赏江南春。

形式: 古风

题丘氏平原十景图

昔年过东昌,游平原,望玉山。

万松夹径鸣珊珊,翠屏叠出青冥閒。

石豅瀑布飞秋雨,彷佛龙吟井江暮。

东陂流泉清我心,尽日徘徊不能去。

仙人夜半西极来,□云灿烂红莲开。

邀我□□万寿之宫里,酌以沆瀣青瑶杯。

隆山鸣钟促天曙,欢言未竟东西去。

扁舟来往不复寻,江中遥望空云岑。

湖塘月色今何似,岁晏黄原飞雪深。

之子幽居有清赏,展卷那堪动遐想。

到家还过仰山祠,刻我题诗青石上。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