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白竹山

海天一眺望,胜地共为邻。

策杖人知少,携蔬道味真。

佳城子职尽,仙洞客来频。

青松灵气古,白竹泪痕新。

风木情何极,霜鸟感亦神。

因悟栽培意,应知启后人。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白竹山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对生命哲理的深刻思考。

首联“海天一眺望,胜地共为邻”,开篇即以广阔的海天景象引入,将白竹山置于壮丽的自然背景之中,暗示此地的非凡之处,仿佛是天地间的一处胜境,与诗人共享这份宁静与美好。

颔联“策杖人知少,携蔬道味真”,通过描写行走在山中的人迹罕至,以及携带蔬菜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展现了白竹山的原始与纯净,同时也体现了诗人的隐逸情怀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颈联“佳城子职尽,仙洞客来频”,佳城,指美丽的山峰或墓地,这里可能象征着白竹山的美丽与神秘。子职尽,意味着子辈的责任已尽,或许暗含着对生命轮回的感慨。仙洞客来频,则描绘了仙人或访客频繁造访的情景,增添了白竹山的神话色彩和神秘氛围。

尾联“青松灵气古,白竹泪痕新。风木情何极,霜鸟感亦神。因悟栽培意,应知启后人”,这一联通过青松、白竹、风木、霜鸟等自然元素,表达了对自然生命力的敬畏之情。青松与白竹的古老与新生,风木与霜鸟的季节更替,都蕴含着生命的循环与不朽。最后两句“因悟栽培意,应知启后人”,则升华了主题,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更是对后世传承与发展的期许,鼓励人们从自然中汲取智慧,启迪未来。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白竹山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生命、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洞察力。

收录诗词(2)

刘惠乔(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飞来寺

飞来梵宇倚苍穹,晴日江山隐翠丛。

犀落渺然金锁断,猿归何处玉环空。

瑶阶树色涵寒露,石涧泉声濑晚风。

云散香台仙迹迥,萋萋芳草绕琼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游七星岩

石室悬空翠色来,星连北斗映天开。

丹梯倒缀藤萝引,绛节高临日月回。

湖上晴霞浮岛屿,洞中紫竹隐楼台。

瑶芝满地随行步,徙倚长松数举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文笔峰

缥缈云中绚綵标,九天晴色散岧峣。

高峰两度来春雁,中巘人文翊圣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金鸡岭

一声遥在翠微间,暤日初升识圣颜。

汉代提封春曙彻,文明应在紫辰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