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

夏律乍留灰,秋箭今移晷。

峨嵋岫初出,洞庭波渐起。

河边月桂幽,汉曲天榆丽。

仙车驻七襄,札札弄机杼。

束素愁上衣,凌波泪如雨。

高楼有思妇,切念从军子。

迎寒理衣缝,映日抽纤缕。

岁岁遥相望,而无隔年聚。

如何离别悲,人称河汉女。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七夕》诗,描绘了中国传统节日七夕的景象与情感。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夏末秋初的自然变化,峨嵋山的云雾初现,洞庭湖的波浪渐起,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凉意的氛围。

接着,诗人将视线转向人间,描述了河边月桂的幽静与汉曲天榆的美丽,仿佛在为即将到来的七夕佳节预热。仙车停驻于七襄星宿之上,织女与牛郎通过织机相互传递着思念之情,这一场景充满了浪漫与哀愁。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转向对人间情感的描绘。高楼上的思妇,因丈夫从军而思念不已,她白天理衣缝补,夜晚映着日光抽出细线,表达着对远方丈夫的深深挂念。这种对离别之悲的描绘,让人感受到七夕不仅仅是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的相会,更是人间无数家庭情感的缩影。

最后,诗人以“如何离别悲,人称河汉女”收尾,既是对牛郎织女故事的感慨,也是对所有分离之人的同情与理解。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有对人间情感的深刻洞察,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生活的细腻感受。

收录诗词(579)

董其昌(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画小赤壁图

吾松山有九,俱以海为沼。

东海既以大,赤壁何当小。

风穴秘精灵,云门削鬼巧。

口鼻斗嶙峋,鳞甲成夭矫。

而我游齐安,何繇凌窈窕。

时平兵气销,霜落江声悄。

回思平原鹤,谁是枌榆鸟。

恰似黄池会,吴楚争可了。

将无山岳灵,端受里俗□。

归语东阳生,携筇事幽讨。

石言曾莫逆,壁观共枯槁。

田成琳球赋,屋用辛夷橑。

太守握红云,冠彼山谷好。

灵踪俨如旧,庞赘忽以澡。

嘉名公等锡,一壑从余保。

手写浪淘沙,峨眉雪可扫。

敢应北山招,终事东坡考。

形式: 古风

题万使君拙庵

黄虞既巳邈,智巧相驰逐。

宣父贵如愚,犹龙称若辱。

君侯体明德,祗以拙自勖。

鼯以五而穷,夔惟一乃足。

伟哉濂溪铭,泠泠大古曲。

琴台时动操,清音满空谷。

不见五凤年,玺书怀悃愊。

惭无诗史才,聊作舂陵续。

形式: 古风

许周翰郡侯捐俸助刻戏鸿堂帖占谢

飞鸿易肆高,戏海书家妙。

将开鸿乙堂,或免斤鴳笑。

贫来四壁立,富有连城照。

闲勋争翰墨,小史等排调。

真足履何关,传神肤必肖。

恒疑秘阁摹,未奉台仙诏。

徒闻买骏涓,终愧然犀峤。

相者但举肥,官人惟贵少。

以兹金石录,欲灼膏盲窍。

张罗森百目,陟巘摩群峭。

纷披石室藏,险绝天门跳。

古文为大出,壮心聊复耗。

未换吴儿眼,先谐许侯好。

臼摹邯郸辞,鼓揭岐阳奥。

来闻击玉声,曰似归鸿操。

按行笔阵间,随以乖韦犒。

居然一顾宠,行使三都噪。

怜君冰壶清,匪敢琼玖报。

珍重远游名,书之华阳诰。

形式: 古风

赵孟清见访赠别

曾参援神契,因注狐首经。

三才总民行,九星披地灵。

化为白鹤仙,寻我枕烟庭。

倒倾青锦囊,馀子徒听荧。

忽梦宛溪霜,远游怆砳零。

来时栗始芽,去时枫换青。

赠尔九峰霞,可以破沉冥。

形式: 古风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