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子山陪使君游西湖三绝正月晦日(其三)

满眼垂杨照绿波,就中春意此先多。

不将歌管酬佳景,拟奈翠漪堂上何。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翻译

满眼望去都是垂柳映照在碧绿的水波中,其中春天的气息显得尤为浓厚。
我们不愿用音乐和歌舞来赞美这美好的景色,又该如何面对这翠绿的涟漪荡漾的厅堂呢?

注释

垂杨:垂柳。
绿波:碧绿的水面。
春意:春天的气息。
佳景:美好的景色。
翠漪:翠绿的涟漪。
堂上:厅堂内。

鉴赏

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西湖春景,"满眼垂杨照绿波"表达了诗人对周遭美丽景致的全神贯注。这里的"垂杨"指的是柳树,它们随风摇曳,倒映在碧波荡漾的水面上,与湖水一同展现出令人心旷神怡的绿意。

"就中春意此先多"则透露出诗人对初春时节独有的情感。这里的"春意"不仅是自然界的生机勃勃,更蕴含着诗人内心对于美好事物的期待和向往。"此先多"表明这种感觉在这个季节格外浓郁,仿佛一切都充满了活力。

下两句"不将歌管酬佳景,拟奈翠漪堂上何"则是诗人对无法用音乐或词藻来完全表达自己心中的美景的感慨。这里的"歌管"代指乐器,而"酬"意为回报、酬答,即通过演奏来回应这佳丽的景色。然而,诗人认为即便是音乐也难以完全捕捉到眼前的美好。"翠漪堂上何"则是在询问,在这个如画的环境中,究竟应该如何去表达自己的感受。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深切情怀以及艺术表现力的局限性。

收录诗词(863)

文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 字:与可
  • 号:笑笑居士
  • 籍贯: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
  • 生卒年:1018~1079年

相关古诗词

和子山陪使君游西湖三绝正月晦日(其二)

游骑翩翩从使君,娱宾亭上宴西曛。

座中不用频辞酒,明日青春已一分。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和子山陪使君游西湖三绝正月晦日(其一)

柳色绕堤金粉明,湖光浮岸玉烟轻。

风柔日薄恰新霁,正好访春来此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和何靖山人海棠

为爱香苞照地红,倚栏终日对芳丛。

夜深忽忆高枝好,把酒更来明月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和张屯田雪中朝拜天庆观(其一)

簌簌遥空堕碎琼,一街寒色晓风清。

题舆想入箫台下,似驾飙轮向玉京。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