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凄凉犯·墨梅》由清代诗人沈鹊应所作,以墨梅为题,描绘了一幅幽静而凄美的画面。
首先,“幽奇妙笔”四字便奠定了全词的基调,暗示了作者对梅花的独特感悟和高超的描绘技巧。接下来,“传神处,横斜一片难折”,通过“横斜”二字,生动地展现了梅花的姿态,仿佛在读者眼前展现出一幅生动的画面。紧接着,“水边竹外,无言独自,盈盈清绝”,将梅花置于水边竹林之中,营造出一种孤高脱俗的氛围,同时强调了梅花的清雅与独立。
“墨香染颊,任羌笛飞声自咽”,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墨梅的香气与羌笛的声音融合在一起,既表现了墨梅的香气独特,又增添了音乐的韵律感,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接着,“但凄然、冰魂一缕,掩映夜深月”,通过“冰魂”一词,进一步强调了梅花的高洁与坚韧,同时也描绘了夜晚月光下梅花的朦胧美。
最后,“索笑人何处,弄芯吹香,欢情销歇”,表达了梅花虽孤独却依然散发香气,不求人知的高尚品质。而“罗浮梦断,思恹恹、怨怀谁说”,则借用了典故,表达了梅花的寂寞与思念之情,同时也暗示了梅花的高洁与不屈。
“洗尽残妆,入横幅、馀姿更洁”,通过“洗尽残妆”这一形象的比喻,赞美了梅花即使在凋零之后,其风骨依旧高洁。而“有凌波、缥缈冷淡,不可接”,则以“凌波”形容梅花的轻盈与飘逸,进一步强化了其超凡脱俗的形象。
整首词通过对墨梅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梅花的自然之美,更蕴含了作者对梅花品格的深刻理解和赞美,以及对高洁、坚韧精神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