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偃月炉深紫气浮,红铅黑汞六丹头。
梅翁欲挹浮丘诀,颛为黄山作此楼。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高洁超脱的境界,通过对炉中炼丹过程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道法修行的向往。"偃月炉深紫气浮"一句,既形象地表达了炼丹时炉内浓郁的药香,也暗示了一种超凡脱俗的精神追求。接下来的"红铅黑汞六丹头"则具体展示了炼制仙丹的材料和工序,同时也寓意着诗人对道法修为的精益求精。
至于"梅翁欲挹浮丘诀"一句,梅翁乃道教中的一位得道高僧,此处借指诗人本身。"挈"字表明了诗人对于仙法的渴望与追寻,而"浮丘诀"则是古代道家修炼之术,意在求得长生不老。在这里,诗人通过这种象征性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超脱尘世、达到精神自由境界的强烈愿望。
最后,"颛为黄山作此楼"则指诗人亲手建造了一座楼阁于黄山之巅。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一种占有,更重要的是,这座楼成为诗人修炼与沉思的场所,是精神世界的象征。黄山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著名的仙境,其选址亦可见诗人的高洁志向。
整首诗通过对炉火、丹药、道法和自然之美的描绘,勾勒出一幅超然物外的生活图景,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邃。
不详
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度宗成淳中前后在世。师方岳,咸淳中贡于乡,以荐授编校国史院实录。咸淳四年(1268)十月与鲍云龙、宋复一等三人,自带干粮,费时三天,涉足丹崖,登上了黄山莲花峰峰顶,并写下《黄山纪游》。所著《黄山纪游》,为现存最早游莲花峰的文字。德祐二年(1276)乡校请充教授,寻弃去。家有老梅,因以古梅为号。尝为之赋。龙翰著有《古梅吟叶》六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四山如画不胜奇,朝暮烟云都是诗。
楼上吟声穿碧落,天公罚我鬓成丝。
汗漫相期欲控鲸,龟楼粗可寄閒身。
天教吴猛亲常健,乞与商山九斛尘。
茅斋悔著市廛间,长与青山面目悭。
突兀小楼初结就,竹床石枕卧看山。
翠幕重重护晓寒,窗间金鸭篆烟残。
芳情不采閒花草,独倚阑干看牡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