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剑篇

吾闻龙泉太阿之宝剑,此物往往钟神英。

人间得名千百载,国内惟有征求兵。

昆吾之颖茨山精,银花绣出霜雪明。

星气朝朝鸊鹈紫,龙光夜夜芙蓉生。

文章已足清朝贵,勋业还为猛将惊。

七雄五列虽已矣,报仇报恩心未已。

非但飘沦古狱边,亦会提携楚城里。

峥嵘磊落世两见,断蛟剸兕窃所耻。

天下尝令万事平,匣中不惜千年死。

朝驰咸阳暮云中,此间未必皆成功。

但看古来功名士,杀身溅血俱英雄。

嗟哉神物会遇亦有以,至今升腾变化为飞龙。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俞允文的《宝剑篇》描绘了一把传说中的神兵利器——龙泉太阿剑。诗中通过描绘宝剑的神奇来历和非凡品质,展现了其象征的英勇与威严。剑的制作工艺精湛,如昆吾之颖茨山精,银花绣出霜雪明,星气与龙光交相辉映,显示出其超凡的灵性。剑不仅是朝廷的荣耀,也是猛将的象征,有着报国复仇的决心。

诗人强调,尽管历史上的争霸战争已经结束,但这把剑的精神并未消逝,它仍然期待着被有志之士唤醒,为正义事业而战。剑的坚韧和忠诚,即使在尘封的岁月里,也愿意等待时机,一展雄风。最后,诗人以宝剑升腾变化为飞龙的形象,寄寓了对英雄精神永续传承的期盼。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宝剑为载体,表达了对英雄气概的赞美和对忠诚勇毅的崇尚,具有鲜明的历史感和人文情怀。

收录诗词(44)

俞允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性公

性公老禅僧中杰,目似青莲心似铁。

天花结鬘垂庞眉,香气随风生顶穴。

心持贝叶日千遍,手拄猢狲藤百节。

庭前柏子菩提青,阶下澄溪无恼热。

经行处处藏烟雾,生世无心路长绝。

我来兰若多年所,自笑鸠留困于此。

吾师五指能四分,僧跋时时还入耳。

何年更乞甘露偈,一洒清凉润肌髓。

形式: 古风

征马嘶送归有光

白杨花飞江水黑,江头行人头尽白。

青山日出烟尘昏,马上谁为都门客?

都门豪客长安儿,蒲萄百斛柳千丝。

戎装玉骏邯郸姬,虎旗绣簇红鸦啼。

长安三月春未暮,城中不见游人归。

游人归,醉满堤。青草长,征马嘶。

形式: 古风

胡笳曲

长风吹高海底月,半落洮河色如雪。

胡笳写出陇头声,千声万声吹不歇。

此时都尉兵初尽,此夕单于阵方结。

沸地黄沙冻欲牢,连天白草烧难热。

玉箸啼还遍,红颜坐相诀。

《杨柳》曲中离别久,《梅花》管里音书绝。

胡笳本是从胡起,曲曲缘云咽流水。

飞入重城怨已深,听临遥塞愁应死。

谁知沙畔卷寒芦,一曲能消胆气粗。

更使胡雏双泪落,万群嘶月过飞狐。

形式: 古风

将军行

虏骑初传寇,将军别置营。

猿肱求陷阵,燕颔请专征。

冰壮蛟纹阔,霜坚雉尾晴。

抨弦攒月的,镂剑写山精。

制敌随形势,全军出死生。

怪云冲障落,吉气抱鞍行。

泾黑防流毒,山红侦伏兵。

雁毛梳雪短,虎迹漫沙平。

汉月犹能辨,胡星不可名。

相看无一语,醉拔骨都城。

形式: 排律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