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二十一首(其十六)

木人夜半穿靴,难寻踪迹。

石女天明不露,谁辨亲疏。

枯木上一点春回,古渡头千寻寒雪。

同门出入不来还忆渠,同气相求回来劫无说。

形式: 偈颂

鉴赏

这首宋朝时期的禅宗偈颂,以木人和石女为象征,寓言深刻。"木人夜半穿靴,难寻踪迹",暗示修行者在寂静之夜的修炼,其行动隐秘而深沉,难以捉摸。"石女天明不露,谁辨亲疏",进一步强调了修行者的寂然无声与超然物外,连亲近的人也无法轻易触及其内心世界。

"枯木上一点春回,古渡头千寻寒雪",运用对比描绘,枯木逢春象征着生机与希望,而古渡头的寒雪则象征着冷寂与艰难,两者交织,展现了修行者在困境中寻找解脱的坚韧与执着。

最后两句"同门出入不来还忆渠,同气相求回来劫无说",表达了对同道者的怀念以及寻求共同领悟的渴望,但又暗示了修行的孤独与无法言说的境界。整体上,这首诗寓言性强,富有哲理,体现了禅宗崇尚内省与寂静的修行理念。

收录诗词(35)

释坚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偈颂二十一首(其十五)

树凋叶落,体露金风。尧眉八字,舜目重瞳。

机如掣电者,难寻踪迹。口似磉盘者,蓦地相逢。

翻地揭天休作解,新罗元在海门东。

形式: 偈颂

偈颂二十一首(其十四)

法法不隐藏,古今常独露。

槐影转清阴,风催岩下雨。

厨库对僧堂,灯笼挂露柱。

只有一处最誵讹,半夜泥蛇吞石虎。

形式: 偈颂

偈颂二十一首(其十)

皓月当空,寒江不动。万里清光,曾非别共。

蚌孕珠而无从,兔怀胎而非种。

万别千差,波腾海涌。

卷舒只在一毫端,不用浑家生奉重。

形式: 偈颂

偈颂二十一首(其八)

仲冬严寒,一阳长至。佛祖有机关,俱落第二义。

岂不见沩山寂子与香严,未免将泥土里洗。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