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宋朝时期的禅宗偈颂,以木人和石女为象征,寓言深刻。"木人夜半穿靴,难寻踪迹",暗示修行者在寂静之夜的修炼,其行动隐秘而深沉,难以捉摸。"石女天明不露,谁辨亲疏",进一步强调了修行者的寂然无声与超然物外,连亲近的人也无法轻易触及其内心世界。
"枯木上一点春回,古渡头千寻寒雪",运用对比描绘,枯木逢春象征着生机与希望,而古渡头的寒雪则象征着冷寂与艰难,两者交织,展现了修行者在困境中寻找解脱的坚韧与执着。
最后两句"同门出入不来还忆渠,同气相求回来劫无说",表达了对同道者的怀念以及寻求共同领悟的渴望,但又暗示了修行的孤独与无法言说的境界。整体上,这首诗寓言性强,富有哲理,体现了禅宗崇尚内省与寂静的修行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