霓裳中序第一.题冼玉清女士旧京春色图卷

燕台黯故国。太息春芜成景物。情怨不胜竟夕。

甚宵蜡渐灰,风幡殊色。神山咫尺。

问梦中、谁与传笔。人间事,轻尘转毂,俯仰万缘寂。

虚掷。玉楼金勒。换几许、红颦翠泣。鹃声愁满广陌。

旧燕新莺,一例如客。乱云迷直北。

怕画里、秾华异昔。禁吟望,江南花落,一醉已头白。

形式:

鉴赏

此诗《霓裳中序第一·题冼玉清女士旧京春色图卷》由叶恭绰于清末近现代初创作。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故都北京春日的景色,以及对往昔繁华的深深怀念。

首句“燕台黯故国”,点明地点与情感基调,暗淡的燕台象征着往日的辉煌不再,流露出一种深深的失落感。接下来,“太息春芜成景物”一句,通过叹息春草的茂盛,反衬出繁华不再的现实,引人深思。

“情怨不胜竟夕”表达了一种难以言说的哀怨之情,持续到夜晚仍未消散。“甚宵蜡渐灰,风幡殊色”两句,通过夜幕降临、蜡烛燃尽、风幡颜色变化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时间流逝、世事变迁的无奈与感慨。

“神山咫尺。问梦中、谁与传笔。”这里运用了神话元素,神山象征着理想与追求,而“梦中传笔”则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怀念。接下来,“人间事,轻尘转毂,俯仰万缘寂”四句,以轻尘转动车轮、万物寂寥的景象,形象地描绘了世事无常、人生短暂的感慨。

“虚掷。玉楼金勒。换几许、红颦翠泣。”诗人感叹过去的美好时光被虚度,以“玉楼金勒”象征昔日的荣华,而“红颦翠泣”则描绘了女子的哀愁,表达了对逝去岁月的惋惜与不舍。

“鹃声愁满广陌。旧燕新莺,一例如客。”通过杜鹃鸟的啼鸣和新旧燕子的对比,表达了对时光流转、人事更迭的感慨。最后,“乱云迷直北。怕画里、秾华异昔。”诗人担心画中的繁华景象与往昔不同,表达了对真实与记忆之间差异的忧虑。

“禁吟望,江南花落,一醉已头白。”诗人禁不住吟唱,遥望江南,想象那里的花开花落,最终只能借酒浇愁,表达了对时光流逝、青春易老的无奈与感慨。

整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与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故都北京春日景色的深情赞美与对往昔繁华的深深怀念,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无常、时光易逝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74)

叶恭绰(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清平乐

浓云似织。燕语催将息。百转千回还自惜。

清泪孤弦遥夕。閒云犹恋虚潭。白头归卧僧庵。

梦断六朝烟水,一灯愁话江南。

形式:

惜余春慢.六禾丈以留春词见示,依韵奉和

遣恨传觞,凝颦看镜,刺眼春红休洗。

弯腰败柳,弄影新蒲,销得板桥重记。

寻睇斜阳欲阑,如练澄江,照霞成绮。

甚珠沈沧海,清宵灰尽,炬心残泪。思往日。

错绣楼台,轻阴时节,醉倚云屏多丽。

倾城一顾,顽石三生,倘忆西来微意。

珍重回文寄时,愁玩危芳,更歌欢子。

问谁火花叶,忺人无寐,故园黄紫。

形式:

好事近.答友

坠素与翻红,惨淡更何言说。

信有人间恨事,是牙琴弦绝。

伤心不复梦佳期,海上剩明月。

愁见回文锦字,共断肠千结。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