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雁

天涯独客久不归,昼思夜梦如无依。

岂知碛雁有常候,秋南春北来去飞。

一行乍见落日远,数声或度重云迟。

去年江淮水淹溢,十室九户民苦饥。

心知稻粱谋不易,嗟尔何处衔芦肥。

幸因地暖避冰雪,得返朔塞鸣毋悲。

东风二月花发时,走马亦有游侠儿。

酒垆饮罢出门笑,弓箭在腰何所之。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张际亮的《闻雁》描绘了一位孤独的旅人听到大雁南来北往的鸣叫,引发的深深感慨。首句“天涯独客久不归”,表达了诗人的漂泊之感和思乡之情。接着,“昼思夜梦如无依”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孤独和无所依靠的状态。

“岂知碛雁有常候,秋南春北来去飞”,诗人以雁自比,感叹自己如同大雁一样,无法掌握自己的行踪,只能随季节迁移。大雁的一行身影和偶尔传来的叫声,引发了他对家乡去年水灾和百姓疾苦的回忆:“去年江淮水淹溢,十室九户民苦饥”。

诗人深感生活的艰辛,意识到“心知稻粱谋不易”,感叹大雁觅食的不易,同时也自嘲自己处境:“嗟尔何处衔芦肥”。然而,雁儿能在温暖之地避开严寒,最终返回北方,这给了诗人一丝安慰,他告诉自己不必过于悲伤,春天终将到来。

尾联“东风二月花发时,走马亦有游侠儿”,诗人想象春风中花开的场景,自己虽然身处困境,但仍怀有豪情,像游侠儿般洒脱。“酒垆饮罢出门笑,弓箭在腰何所之”,诗人借饮酒后的豪迈,表达出对未来的希望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个人的漂泊之苦,又有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收录诗词(9)

张际亮(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舟中听雨

烟里晚濛濛,孤舟更北去。

鸟啼荒岸竹,帆转平沙树。

夜镫照暗水,雨声在何处。

万籁如笙竽,岁华送迟暮。

形式: 古风

酒中书扇赠林二霈然

秋色苍然万里来,登高痛饱壮怀开。

冯唐遇主思前事,李蔡封侯感下材。

树老盘根尽龙虎,剑长腾气即风雷。

樽前一醉斜阳尽,期汝悲歌市骏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送朱常卿归当湖

蓟门黄叶闪斜晖,瑟瑟秋风雁亦稀。

河曲远随帆影折,崞低傍马头飞。

尊前离思归横笛,天外乡愁入捣衣。

听唱《骊驹》都是客,如何我只送人归。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赠姚秋士

嗟尔出群才,飘零共酒杯。

年来忧患逼,贫到死生猜。

虎豹阴岩伏,鱼龙大壑哀。

途穷不敢哭,风雨一登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