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湖上青山对结庐,坟头秋色亦萧疏。
茂陵他日求遗稿,犹喜曾无封禅书。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逋所作的《自作寿堂因书一绝以志之》。诗中描绘了湖边的山色与个人居所相对,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寂寥的氛围。诗人提到坟头秋色的萧疏,暗示着对生死的淡然态度,同时也流露出对历史人物如汉武帝茂陵的怀念,特别是对其未曾留下封禅书(歌颂帝王功德的官方文献)的选择表示庆幸。整体来看,这首诗寓含了诗人超然物外的生活哲学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
不详
汉族,浙江大里黄贤村人(一说杭州钱塘)。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1028年(天圣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
乳雀啁啾日气浓,雉来交影日重重。
秧田百亩鹅黄大,横策溪村属老农。
与君未别且酣饮,别后令人空倚楼。
一点风帆若为望,海门平阔鹭涛秋。
编松为箑寄山中,兼得紫微诗一通。
入手凉生殊自慰,耳频长听隐居风。
閒飏粉丝荷苇外,数声惟欠叫秋阴。
虚堂隐几时悬看,增得沧洲趣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