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宦游人十年漂泊后重返故地的感慨,以及对自然之美的细腻观察。通过“潺湲”与“白云”的描写,诗人巧妙地将个人情感融入到自然景观之中,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
首句“宦游飘忽十年间”,开篇即点明了主人公长期在外为官,四处漂泊的生活状态,流露出一种时间流逝、岁月沧桑的感慨。接着,“持节重来见旧山”,描述了主人公在经历了漫长岁月后,再次回到熟悉的故乡,见到曾经的山川景致,心中涌起的复杂情感。这里的“持节”不仅指持着官府的符节,也暗含着回归本源、重归宁静之意。
“惟有潺湲庭下水,无心犹伴白云闲。”这两句是全诗的精华所在,通过对“潺湲”(流水)和“白云”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宁静与和谐。潺潺的流水,仿佛有着自己的节奏,不急不缓,静静地流淌;而白云则悠闲自在,随风飘荡。这两者看似无心,却恰恰映照出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通过这样的自然景象,诗人表达了自己虽历经世事变迁,但依然能够保持心灵的纯净与自由,追求一种超越世俗的宁静生活。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载体,寄托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内心世界的一种向往与追求。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独特感悟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