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

位宅中央正,高疑上界邻。

蓄波含颍汝,吐气接星辰。

二室云长拥,三呼响自臻。

淳风传至德,孤隐秘灵真。

世敝将还古,人愁愿质神。

石开重出启,岳降再生申。

老柏摇新翠,幽花茁晚春。

岂知巢许窟,多有济时人。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嵩山的壮丽与神圣,诗人顾炎武以崇敬之情赞美了这座山峰。嵩山位于中央,仿佛与天界相邻,蓄积着如颍水般的波澜,吐纳间仿佛能触及星辰。山势险峻,云雾缭绕,仿佛二室山的云彩在其中拥簇,声音回荡,直达天际。

诗中提到的“淳风”和“至德”,暗示了嵩山蕴含的深厚文化和道德力量,它不仅是一个自然景观,更是一个精神的寄托。在世道衰败之时,嵩山如同一股清流,引领人们回归古朴的价值观,寄托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希望和对神明的虔诚祈愿。

嵩山的石壁似乎在诉说着历史的变迁,岳降之地再次焕发新生,老柏树摇曳着新绿,晚春的幽花绽放,展现出勃勃生机。诗人在最后表达了对巢许这样的隐士的敬仰,他们虽隐居于嵩山,却心怀济世之志,为社会的进步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思,展现了嵩山作为自然与人文交汇点的独特魅力,以及它在人们心中所承载的崇高意义。

收录诗词(407)

顾炎武(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其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 字:忠清
  • 籍贯: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
  • 生卒年:1613.7.15-1682.2.15

相关古诗词

测景台

象器先王作,灵台太室东。

阴阳求日至,风雨会天中。

考极三辰正,封畿万国同。

吾衰今已甚,犹一梦周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卓太傅祠

拱木环遗寝,空山走部民。

循良思旧德,执节表淳臣。

几杖中兴礼,丹青御座亲。

至今传俎豆,长接大騩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梁园

梁园词赋想遗音,雕缋风流遂至今。

纵使邹枚仍接踵,不过贪得孝王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海上

海上雪深时,长空无一雁。

平生李少卿,持酒来相劝。

形式: 五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