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衡侄季怀亦惠二诗再次韵二首一颂其叔侄之美一解季怀生日不送茶之嘲(其二)

萧散玄真吏少霞,樵青日日为煎茶。

莫因闽粤皋芦叶,却厌神仙掌上芽。

竹户胜棋非我事,菊潭试水是君家。

不须更酹蘋洲冢,世以诗鸣句自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翻译

闲散的道人少有世俗尘埃,每日砍柴只为煮一壶茶。
不要因为闽粤之地的芦叶而嫌弃,反而对神仙手中的茶芽感到厌倦。
竹门下下棋并非我的追求,菊花潭边试水才是你的家常。
无需再去祭奠那蘋洲的坟墓,世间以诗闻名,你自会赞赏自己的佳句。

注释

萧散:悠闲自在。
玄真:道教中的隐士名号。
吏少霞:官场事务稀少,像朝霞般清闲。
煎茶:煮茶。
闽粤:福建广东地区。
皋芦叶:指芦苇叶,古人常用以代茶。
掌上芽:比喻珍贵的茶叶。
竹户:竹制的门或房屋。
胜棋:超过下棋。
非我事:不是我所关心的事。
菊潭:种有菊花的池塘。
试水:在水中试验水质。
是君家:这是你的日常。
酹:洒酒祭奠。
蘋洲冢:可能指诗人埋骨之处。
句自嘉:诗句自然值得赞扬。

鉴赏

这首宋诗描绘了一幅闲适而雅致的画面,体现了诗人与侄子之间的亲密关系和对诗歌艺术的共同热爱。首句“萧散玄真吏少霞”以“萧散”形容心境,暗示了诗人与侄子的超然物外,仿佛远离尘世的纷扰,如道家人物玄真子般逍遥自在。"玄真吏少霞"暗指他们过着简朴的生活,每日以采来的茶叶烹煮,享受清茶带来的宁静。

次句“樵青日日为煎茶”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田园生活的日常,"樵青"即砍柴的人,这里代指侄子,他乐此不疲地为诗人烹茶,体现了亲情的温馨和侄子的孝顺。诗人提醒侄子不要因为身处福建、广东等地,只能得到普通的茶叶(皋芦叶),就嫌弃它,暗示他对侄子的才华和品性的赞赏。

第三句“竹户胜棋非我事,菊潭试水是君家”转而描述他们的生活情趣,诗人表示自己更喜欢在竹林中下棋,而不是沉溺于世俗的胜负,而侄子则适合在自家的菊潭边品味生活,这既是对侄子个性的赞美,也是对他们生活方式的认同。

最后一句“不须更酹蘋洲冢,世以诗鸣句自嘉”,诗人劝慰侄子不必过于在意外界的评价,只要以诗为乐,自我欣赏就好,表达了对侄子诗歌才华的肯定和鼓励。

整首诗通过描绘日常生活中的琐事,展现了诗人与侄子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以及对诗歌艺术的共同追求,体现了宋代文人雅士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

收录诗词(887)

周必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洪道,自号平园老叟。原籍管城(今河南郑州),至祖父周诜时居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周家村)。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庐陵四忠”之一。开禧三年(1207年),赐谥文忠,宁宗亲书“忠文耆德之碑”。工文词,为南宋文坛盟主。与陆游、范成大、杨万里等都有很深的交情。著有《省斋文稿》、《平园集》等80余种,共200卷

  • 字:子充
  • 生卒年:1126年8月15日—1204年10月25日

相关古诗词

邦衡侄季怀亦惠二诗再次韵二首一颂其叔侄之美一解季怀生日不送茶之嘲(其一)

竹林终日醉流霞,下客穷空祇厄茶。

更欲打门奴酪粥,何殊敛手捧姜芽。

赐金指日挥疏傅,盛馔常时设谢家。

莫为唱酬供一笑,从今便废尔殽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邦衡侍郎用旧韵庆予生朝赓续为谢

蓬山落拓复经春,宦海茫洋懒问津。

志节渐消平日壮,鬓毛空比去年新。

午桥早并绯衣相,一月还同赤壁人。

天遣驽骀追骥騄,无如才德异疵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邦衡侍郎用洪范五行推薄命而成杰句叹仰大手几至阁笔勉赓盛意兼叙天人之应庶知托契辱爱如此其厚决非偶然耳

五行陈范推箕子,三寿为朋及鲁申。

二纪环周元附骥,四辰鳞次岂因人。

交承紫掖追随旧,递宿金銮契分申。

人事天时已如此,更看坯甈累陶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邦衡侍郎再惠春字韵诗次韵怀旧叙谢且致登庸之祝

年年郡圃共寻春,夜夜神冈醉问津。

公从鸡翘恩典厚,我游麟省宠光新。

愿闻玉铉调元日,幸摄金銮草制人。

致主勋华端有望,浇风于此合还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