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西渡至姚江作

夕发西关津,薄烟羃洄渚。

安漫延其波,无冒刚涛怒。

遥光忽暝灭,归翮亚相旅。

轻帆信雨飞,坐久失烦暑。

山椒杂野燐,夜深照石虎。

历历贵者封,名卿入荒土。

去者集灌木,来者艺丛楚。

龌龊自有徒,幽忧不如鼠。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从西关渡口出发,夜行于烟雾缭绕的河洲之上,感受着波澜不惊与狂涛怒吼的对比。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变幻,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旅途的深刻思考。

首句“夕发西关津”,点明了行程的起点,夜晚从西关渡口出发,预示着旅程的开始。接着“薄烟羃洄渚”描绘了烟雾笼罩的河洲景象,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氛围。诗人通过“安漫延其波,无冒刚涛怒”两句,巧妙地将平静与激荡两种截然不同的水势并置,展现了自然界的多样性和动态美。

“遥光忽暝灭,归翮亚相旅”则描绘了光线在远方突然消失,归鸟低飞相伴的情景,既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旅途的孤独与归宿的渴望。接下来,“轻帆信雨飞,坐久失烦暑”两句,通过轻盈的帆船在雨中自由飞翔,以及长时间静坐后暑气消散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山椒杂野燐,夜深照石虎”描绘了山峰间闪烁的野火光,照亮了深夜中的石虎,既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寓意着希望与光明。最后,“历历贵者封,名卿入荒土。去者集灌木,来者艺丛楚。龌龊自有徒,幽忧不如鼠。”这几句诗,通过对比贵者与名士的封地与荒土,以及去者与来者的不同命运,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世态炎凉,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融入了诗人对人生、社会的深刻思考,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展现了明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42)

余寅(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别黄说仲

长安陌上人如蚁,不辨风霾日常紫。

男儿无赖七尺强,白昼相看昏黑似。

天台黄君泃且美,赤城霞气差可拟。

一经何足了吾生,独挈昂藏走燕市。

驺衍不作剧辛死,碣石空宫入流水。

孤塾经年没野蒿,绝大鲟鱼尺有咫。

由来倒屣都漫语,英雄欺人那有此。

丈夫何处不伸眉,何必侯门蹑朱履。

况君正是青年纪,万事俱从双鬓起,行矣黄君善自喜。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太息行送姜太符黄门北上谒补太符尝以言谪广昌边尉既服阙乃北

太息复太息,霜风疾如织。

急霰堕阴崖,涕下不可拭。

英雄流浪若漂梗,神采不发空项领。

忧来匕箸忽欲堕,且尔进前呼舴艋。

我自揶揄人,人亦睚眦我。

何能剖向渠,许大真礧砢。

往年曾问昭馀祈,可怜无水照须眉。

飞狐关外黄鼠肥,朝餔夕餔徒自嘻。

量移忽经具区泽,皇天降割真太迫。

草土微臣祗皮骨,扶向人前欲谁藉。

长安道上多倥偬,不似当时行步工。

湛卢黯惨色屏营,天子正坐飞廉宫。

飞廉可望不可即,羁旅伤心看列戟。

狂霾终岁沈蓟丘,易得蹉跎在京陌。

丈夫如海任流澌,安能穷守妻与儿。

双眸浩荡有如此,得意云霄竟是谁。

形式: 古风

傅侍御行

傅御史,累绶都官正,自此何独东来泛江汜。

泽国荒唐泣泰阴,绝与周庐不相似。

山川呵护纵有灵,巳走风尘四千里。

今人皆言御史好,君为御史官不保。

信州给事我友人,急难疾于风雨蚤。

乔君李君真丈夫,忧来万事青天孤。

乃知富贵不足有,昨日内召今泥涂。

禺?之神黄帝子,掌我东海万年祀。

岁岁冯夷供肃将,玄幢出没波涛驶。

蛟螭充巨割,鼋鼍当小鲜。

江豚纷百拜,窫窳赞大贤。

焦釜漏无极,柱在洪荒前。

绿字大于斗,高颂三山镌。

骤尔闻之魂直洒,君来对之何不可。

尔时溟涨倍往日,天吴横决崩雷疾。

水府茫寒未易寻,咫尺吁嗟风又失。

烛龙之事毋尔为,又况不在东南陲。

昆崙使者传双翼,今年未讯扶桑枝。

劝君且饮东海水,劝君且飧东海米。

朝廷恩数良巳多,放君白日来蹉跎。

形式: 古风

送戴仲德游秣陵得高字

烟雨积江皋,江声日夜劳。

春方开浩荡,客自美游遨。

六代存黄鸟,千山上白袍。

古人都寂莫,转使酒杯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