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何龙友赴公车

何生负气何昂藏,弱冠挟策游帝乡。

浮名唾手未足数,横襟一世神飞扬。

忆昔与君结社事文章,抗怀真欲溯羲皇。

居然一日千秋事,雕虫肯竞少年场。

君原神物韬逾烁,我亦雄心挫不降。

浮云苍狗怜生事,瞬忽令予百感伤。

三秋伏块馀鸡骨,九折行路叹羊肠。

雌伏雄飞浑不定,青云且喜尔翱翔。

囊携一剑芙蓉色,侠气凭陵燕市傍。

公车不少挥毫士,决江排海非其长。

珷玞荆璞从教混,周客终然辨夜光。

榆枋飞抢自斥鴳,千仞翱翔美凤凰。

送君此日上河梁。

浊酒勤君再一行,十载同君共梓桑。

君先壮游事四方,俯仰宇宙何茫茫。

丈夫所志岂但功名富贵,文绣膏梁努力共期三不朽,铭勋彝鼎与旂常。

天明酒尽君当往,彩虹十丈吐光芒,君行聊赠作帆樯。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孙宸为友人何龙友赴公车而作的送别之作。诗中以豪迈之气,描绘了何龙友年轻时的意气风发和才华横溢,以及对未来的无限憧憬。诗人在回忆两人共同的文学活动时,表达了对何龙友才能的赞赏和对其未来成就的期待。

“何生负气何昂藏”,开篇即以豪情壮志形容何龙友的气质。“弱冠挟策游帝乡”则描绘了他年轻时便胸怀大志,游历京城的情景。“浮名唾手未足数,横襟一世神飞扬”,进一步展现了何龙友的才华横溢和自信洒脱。

接下来,“君原神物韬逾烁,我亦雄心挫不降”,诗人表达了对何龙友才能的敬佩,并表示自己虽不如他,但也绝不退缩。“浮云苍狗怜生事,瞬忽令予百感伤”,通过比喻,诗人感叹世事无常,人生百态,充满了感慨。

“三秋伏块馀鸡骨,九折行路叹羊肠”,这两句以历史典故,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岁月沧桑的感慨。“雌伏雄飞浑不定,青云且喜尔翱翔”,诗人以“雌伏雄飞”比喻人生境遇的变化无常,鼓励何龙友保持乐观,追求高远的目标。

“囊携一剑芙蓉色,侠气凭陵燕市傍”,描绘了何龙友携剑游历,充满侠义精神的形象。“公车不少挥毫士,决江排海非其长”,表达了对何龙友才华的肯定,同时也暗示其在不同领域的潜力。

“珷玞荆璞从教混,周客终然辨夜光”,以玉石比喻,强调了何龙友即使在平凡中也能展现出非凡的才华。“榆枋飞抢自斥鴳,千仞翱翔美凤凰”,以鸟喻人,赞美何龙友如凤凰般高飞远翔的志向。

最后,“送君此日上河梁。浊酒勤君再一行,十载同君共梓桑”,表达了诗人对何龙友的深情厚谊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全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情的珍视,也有对才华的赞美,更有对未来的期待和祝福。

收录诗词(1242)

李孙宸(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初夏与戴公纶伍国开有开暨定国安国侄泛艇随意泊饮即事放歌

入夏半月炎已多,故人挥汗来相过。

避暑好寻河朔饮,况爱前溪新绿波。

小僮撑艇未惯习,颇嗔潮流太驶疾。

沿岸时将荻苇牵,乘凉聊借榕阴集。

儿童群戏浴江隈,田家作苦晚归来。

邂逅量晴还较雨,便呼浊酒倒深杯。

盘餐野外何所有,虾菜还堪村妪市。

尊中有酒幸不空,鼎食华堂亦复尔。

君不见来时隔浦生白云,滃郁变幻何缤纷。

晚风吹入沙汀去,长空如洗净无尘。

又不见此时隔岸归巢鸟,茂林争集枯林少。

浦云江树本无期,聚散升沈已若斯。

今日与君扁舟对举卮,当歌不醉更何为。

人生行乐会有数,百年枉受樊笼羁。

迩来颇悟谋身术,便欲长歌与世辞。

昨摇桂楫访南墅,今鼓兰桡向西渚。

日日菰芦寄此身,幽怀莫共时人语。

饭煮香芹腹果然,夜乘清风且归船。

江鸥相对休相讶,吾曹已结海翁缘。

形式: 古风

伍徵君有驯鹤纵其飞集虽数十武外闻主人呼声即返因赋

青田之野孕灵姿,胎化仙禽种自奇。

暂游小泽离江海,旋掩云罗遂见羁。

临风未铩淩霄翅,作玩人间亦偶尔。

稻粱虽重肯怀恩,延伫阶墀顿脩趾。

相怜不用卫轩乘,回首辽城路杳冥。

喜有开笼当夜月,何妨轩举振脩翎。

横空一叫声嘹唳,四望苍茫失洲屿。

顾影时追旧侣群,闻声还认主人语。

主人负质水仙灵,王子曾传相鹤经。

他日吹笙缑氏岭,跨尔烟霞物外行。

形式: 古风

送韩绪仲太史先生还朝

传道上林花事好,何似罗浮花更早。

未腊山梅万树开,应知是处春先到。

羡君家在罗浮西,焚鱼三载碧山栖。

看花忽忆上林苑,驿路风光催马蹄。

蹇余托乘交游后,月下诗篇花下酒。

此日从君到上林,春花能与同看否。

形式: 古风

度岭寄呈座师陆从先先生

昔年梦想庾关胜,此日初探岭上春。

驿路渐看征骑远,梅枝先寄授经人。

忆余少小怀孤尚,雄心直抗千秋上。

风尘落落十馀年,谁复百金酬澼絖。

明月从教按剑疑,白雪终投郢客知。

不但风云逢遇合,还将山水对襟期。

从此孙阳垂一顾,骥尾青云高自附。

万里初腾伏枥躯,八荒任纵追风步。

辞行犹未入增江,缟带先投珠浦傍。

近腊沐霜随处满,遥天鸿雁自成行。

庾关此去长安迩,黄金依旧悬燕市。

敢道浮名致此身,且抗前旌报国士。

珍重缄题转自怜,绛帷回首思茫然。

帝城夜望郎星耀,南海应知凤凰传。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