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迁居后的新生活场景,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首联“万卉苍苍今已非,古梅犹有岁寒枝”以对比手法,将往昔的繁华与眼前的荒凉形成鲜明对照,古梅的坚韧不屈象征着诗人面对变迁的坚定意志。接着,“桥分野色春还好,门对岚光晚更宜”两句,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新居周边环境的优美与宁静,春日的田野和傍晚的山岚,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田园风光图。
“茶灶政须黄叶煮,琴床已带白云移”则进一步深化了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茶灶旁煮茶,琴床边抚琴,黄叶与白云不仅作为自然元素出现,也成为了诗人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体现了生活的雅致与情趣。最后,“题诗莫厌催租吏,钟鼎山林各有为”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态度,既不逃避官府的征税,也不放弃内心的追求,无论是钟鸣鼎食的富贵生活,还是山林间的隐逸生活,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迁居后生活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生活情趣的追求,以及在面对现实时的平和态度,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