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禅僧释心月的作品,名为《偈颂一百五十首》中的第一首。它以日常生活为题材,通过简单的场景和意象,表达了深刻的禅理。
"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这两句描绘出农夫劳作的场景,看似寻常,实则寓含了对世间万物无常之理的体悟。"空手"象征着无欲无求,"步行骑水牛"则暗示生活的平淡与自然。
"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桥上的行人如过客般匆匆,而桥下的流水却恒久流动,这里对比了人生短暂与自然永恒的主题。"桥流水不流"一句,形象地揭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相对静止的关系。
"动地清风来未休",清风拂面,不断吹过,象征着生命的气息和禅宗的空灵境界,提醒人们要保持心境的清净。
最后两句"咄,下座佛殿,别听因由",以禅师的口吻,劝诫听者放下执着,不必过于追究事物的因果,回归内心的宁静。"咄"是禅宗中常用的感叹词,表达断然之意,"下座佛殿"则指向修行者的内心世界。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富有禅意,引导读者在日常生活中体验和领悟佛法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