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

凉波一片空明,飘来露脚如烟细。

沙鸥扑漉,草蛩叨絮,搅人无寐。

独凭危栏,紫蕉衫薄,夜凉如水。

正嫦娥娇懒,妆成半面,徐徐被,云扶起。

忽听歌声摇曳。想高楼、有人偷倚。

香咽珠字,玲珑一串,红红难记。

已是他乡,那堪消受,者般情味。

看绿窗深处,双条绛蜡,也飘秋泪。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鉴赏

这首《水龙吟》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月夜静美的画面,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的境界。

“凉波一片空明”,开篇即以“空明”二字,营造出一种清澈透明、宁静深远的氛围,仿佛能让人感受到水面的清凉与宁静。“飘来露脚如烟细”,露珠在月光下轻盈地飘落,如同细烟般轻柔,增添了夜晚的神秘与朦胧感。

“沙鸥扑漉,草蛩叨絮,搅人无寐”,沙洲上的鸥鸟拍打着翅膀,草地中的蟋蟀低吟着,这些自然界的声响交织在一起,打破了夜晚的宁静,让人心神不宁,难以入眠。这一句通过声音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夜晚的生机与活力。

“独凭危栏,紫蕉衫薄,夜凉如水”,诗人独自站立在高处的栏杆旁,穿着薄薄的紫蕉衫,感受着夜的寒意,仿佛整个世界都沉浸在一片凉爽之中。这里不仅描绘了环境的冷寂,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正嫦娥娇懒,妆成半面,徐徐被,云扶起”,诗人想象着月宫中的嫦娥,她慵懒地打扮,只露出半张脸庞,在云朵的轻轻扶持下缓缓升起。这一段充满了神话色彩,既是对月夜美景的赞美,也是对美好情感的寄托。

“忽听歌声摇曳”,突然间,远处传来悠扬的歌声,随着风的摇曳而飘荡,为这宁静的夜晚增添了几分生动与活力。

“想高楼、有人偷倚”,诗人猜测,那歌声来自高楼之上,有人悄悄倚靠在窗户边,静静地聆听着这美妙的旋律。这一细节充满了浪漫与遐想,让人不禁想象那背后的故事。

“香咽珠字,玲珑一串,红红难记”,歌声中似乎蕴含着珠圆玉润的音符,串连成一串串美妙的旋律,其中还夹杂着淡淡的香气,令人难以忘怀。

“已是他乡,那堪消受,者般情味”,身处异乡的诗人,面对如此美妙的情景,心中难免生出一丝淡淡的忧伤与感慨,这份情感更加深了诗歌的意境。

“看绿窗深处,双条绛蜡,也飘秋泪”,最后,诗人将目光投向绿窗深处,那里燃烧着两根红色的蜡烛,烛光映照下的景象仿佛也流下了秋日的泪水,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也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岁月变迁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月夜景色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丰富的情感世界,是一首富有意境美和情感深度的佳作。

收录诗词(212)

杨芳灿(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烛影摇红

且食蛤蜊,那知奴价高于婢。

裸衣亭上大声呼,何与痴人事。年少疏狂意气。

叹此日、消磨尽矣。风沙裘剑,莽莽天涯,竟无知己。

仰屋著书,千秋万岁谁传此。

不如鱼鸟见流连,肆意酣歌耳。客舍西风又起。

忆故国、莼鲈正美。几时归去,一棹飘然,五湖烟水。

形式: 词牌: 烛影摇红

齐天乐.珍珠兰

疏花隐叶浑难认,清宵露痕微泫。

细袅冰丝,斜穿翠缕,瑟瑟宝珠成串。兜娘试剪。

爱插向兰云,倚风轻颤。

一斛楼东,向人憔悴诉清怨。

疏帘刚逗新月,坐来冰簟滑,漏箭初转。

乍觉生香,如闻吹息,惯惹离人肠断。愁深梦浅。

问碧影纤纤,甚时重见。剩有清芬,夜凉浮茗碗。

形式: 词牌: 齐天乐

金缕曲.阑干

梵字玲珑极。绕回廊、行来约略,旧曾相识。

不似寻常閒院落,十二琼楼寒色。

正一把、柳丝无力。

约束春情教宛转,拗明蟾、肯放花阴直。

蓬山路,万重隔。当风不碍疏香入。

荡湘波、帘纹窣地,翠烟如织。

回首游仙成昨梦,记否曾调钿笛。

更几度、弓弓点屐。

多少啼痕纤指印,待重来、觅遍全无迹。

苔花老,满阶碧。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迈陂塘.送吴兼山旋里即题其湖田词隐横卷

话江南、共饶乡思,输君真个归去。

春明门外朝烟绿,官柳阴阴无数。伤别绪。

尽曳雪牵云、不系斑骓住。销魂漫赋。

算归到家园,六朝山色,冷翠滴秋句。湖干路。

窈窈烟波深处。橹声软学吴语。

明漪万顷靴文细,净浣徵衫尘土。惊倦旅。

有飞梦随君、先落蒹葭浦。丁宁旧侣。

待招隐吟成,浮家计就,迟我狎鸥鹭。

形式: 词牌: 摸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