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饮酒二十首(其十)

结宇崇厓下,冬景多寒云。

飞雁迷云中,空有声遥闻。

日出已近西,群峦列馀曛。

千仞临江湄,暮帆微见人。

远睇在天上,下视水无粼。

我乃不知处,思共谁为邻。

坐对晚甘侯,头无漉酒巾。

清歌每竟夕,翛然忘极贫。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山间清晨的宁静画面。诗人以“结宇崇厓下”开篇,点明了居所的位置在高崖之下,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氛围。接着,“冬景多寒云”一句,直接点出了季节与环境特征,寒云笼罩,暗示了天气的寒冷与景色的萧瑟。

“飞雁迷云中,空有声遥闻。”诗人通过描写大雁在云层中飞行,仅能听到它们的叫声,却难以见到其身影,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空旷与寂静。这种景象与前文的“寒云”相呼应,加强了画面的冷寂感。

“日出已近西,群峦列馀曛。”随着太阳即将升起,天边的余晖映照在群山之上,形成一幅壮丽的日落图景。这里的“日出已近西”不仅描绘了时间的变化,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千仞临江湄,暮帆微见人。”诗人将视线转向江边,远处的千仞高山临江而立,傍晚时分,江面上隐约可见一叶小舟,象征着生活的希望与远方的梦想。

“远睇在天上,下视水无粼。”诗人从高处俯瞰,远处的景物仿佛在天际,而下方的江水则显得平静而深邃,没有波澜,寓意着内心的宁静与深沉。

“我乃不知处,思共谁为邻。”诗人表达了自己身处如此美景之中,却感到孤独与迷茫,渴望找到知音或伴侣,共同分享这份美好。

“坐对晚甘侯,头无漉酒巾。”“晚甘侯”可能是指晚上的甘甜,这里借指美好的时光或事物,诗人坐在那里,享受着这宁静的时刻,但似乎并未饮酒,或许是因为心境的平和,无需借助酒精来消遣。

“清歌每竟夕,翛然忘极贫。”最后两句,诗人通过描述自己在夜晚清唱,直至夜深人静,完全忘记了生活的贫困与烦恼,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内心的超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孤独与思考。

收录诗词(1727)

释函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不饮酒二十首(其十一)

我有一枝藤,尝拄海蠃巅。

东南抗巨灵,北与楚云连。

目不接千里,江山常现前。

青嶂皆崒嵂,排叠成蜿蜒。

桐椅昼森森,灵鷟翔翩翩。

幽谷产奇葩,临厓喷飞泉。

中有凌霄台,登高望神仙。

驾鸿乘空来,上下生紫烟。

此岂梦中事,亦非意云然。

太白醉一斗,酒中无百篇。

我无太白才,宁当醉时诠。

愿听予一曲,长谣叹无缘。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不饮酒二十首(其十二)

生亦我所欲,一死不可逃。

东吴有张悌,可以励士操。

牛渚至今在,江水空滔滔。

今日我死日,仲思安足邀。

曾受丞相知,常恐负贤豪。

贤者讵不重,知己诚难遭。

此心苟可已,角巾归蓬蒿。

人生贵适意,痛饮读离骚。

何自苦乃尔,九原无醇醪。

形式: 古风

不饮酒二十首(其十三)

一冬风不劲,豫料春寒凓。

气序有盈亏,但以往岁则。

新谷止初夏,旧絮尚一袭。

人事可先谋,尽力一百日。

过此何必知,且勿计得失。

世人解穷愁,多赖杯中物。

我意不如此,百情当自抑。

假使卒然至,有酒饮不及。

试问华亭鹤,何不蚤种秫。

形式: 古风

不饮酒二十首(其十四)

人情如溃川,一决辄瀰瀰。

川溃赖堤防,情流曷以止。

欲止不可止,但观情所起。

万物皆由情,万情皆由己。

情本由己起,亦复由己止。

借物以移情,一止又一起。

一起不再起,一止不更止。

起止如浮云,碧落长如此。

堪笑陶渊明,乃以止利己。

请观未止时,己已终何似。

胡为逐清颜,顿忘千万祀。

形式: 古风 押[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