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在琳宫中的道士陈清隐的生活状态与精神追求。首句“琳宫遁迹学无为”,点明了陈清隐远离尘嚣,遁入道宫,追求无为之道的生活方式。接着“姓字休劳世上知”一句,表达了他不求名利,淡泊名望的人生态度。
“庐阜远公莲,社鉴湖贺老”两句,运用典故,将陈清隐比作庐山的远公和鉴湖边的贺老,暗示其高洁脱俗的品格和超凡脱俗的生活环境。“酒船期石床,花落因风扫”描绘了陈清隐闲适自在的生活场景,他期待着饮酒畅谈的时光,享受着自然界的美好,花落之时,随风而扫,体现出一种随性自然的生活态度。
“丹灶云深近水移,几度钧天闻九奏,馀音半入步虚词”则进一步展现了陈清隐修炼内丹、追求长生不老的精神追求。丹灶象征着炼丹修仙的过程,云深之处,水边移动,暗示着修炼的地点和过程。钧天九奏,是古代神话中天帝演奏音乐的场景,这里用来形容陈清隐修炼时所听到的美妙音乐,余音绕梁,融入了道家的神秘仪式之中,表现出他对精神世界的向往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陈清隐超然物外、追求精神自由与道家修行的生活状态,体现了明代文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精神境界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