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行

汉安县官擅煮海,牢盆计臣持国宪。

关中豪姓皆素封,强干弱枝谋岂远。

江淮自昔拥盐利,乱后公私叹重困。

建瓴蜀船势莫御,齐豫捆输亦殊健。

翳我追维陵替由,商面改票票改贩。

长沙经济世无匹,救弊权宜暂相遁。

湘乡戡乱务宽大,一时纲举从谦逊。

正阳五河假苗李,反侧羁縻难具论。

承平官吏病因陋,比量淮南更滋蔓。

载盐即以船守轮,盐难周转船久顿。

劳则思善逸则淫,盗卖夤缘毋乃溷。

积重忍隐戒铤走,剜肉补疮亏巨万。

典鬻俱尽且兔脱,始知水懦为民恨。

当时亦有经营议,斤斧未终梗初愿。

美意中隳悔莫追,颓波日靡谁当挽。

变迟祸大古有训,民难图始谋方寸。

改张安得尽人意,苟利君民敢辞怨。

古者商与国有盟,庸次比耦终无懑。

周卫肇牵重服贾,讵狃积习昧言巽。

三占从二弗汝徇,千仓万箱正营建。

通均合作仿彻田,本末相维若徵券。

众擎易举始无亟,众志成城畴敢慁。

观成为报老尚书,日影量砖料健饭。

众商乐业官课最,明年我亦占肥遁。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年的诗人沈瑜庆所作的《淮北行》,描绘了淮北地区盐业管理的问题和改革尝试。诗中首先提到汉安县官掌控煮盐权力,但官员们可能过于依赖盐利,导致地方豪族势力增强,中央集权受到威胁。战乱之后,盐税给公私双方带来沉重负担,蜀地船只运盐强大,而江淮地区盐业管理混乱,盐商私自改票贩售。

诗人赞赏长沙官员如经济奇才,暂时采取权宜之计解决弊端,湘乡一带宽大执法,但官吏因陋习滋生问题,淮南地区的情况更为严重。盐船运输中存在诸多困难,盗卖现象频发,民生艰难。尽管曾有改革讨论,但未能彻底实施,导致局面恶化。

诗中引用古人对商业与国家关系的看法,强调平衡与合作的重要性,提倡公平分配和共同承担。然而,改革进展缓慢,难以满足所有人期望,诗人感慨变革不易,但只要有利于君民,即使招致怨言也在所不惜。

最后,诗人提到古代商贾与国家的和谐关系,以及周代重视商业的传统,暗示改革需要借鉴历史经验,众人共同努力才能成功。结尾处,诗人期待改革带来繁荣,自己也期待退休享受安宁生活。整首诗通过叙事和议论,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问题及改革的困境。

收录诗词(38)

沈瑜庆(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哀馀皇

城濮之兆报在泌,会稽已作姑苏地。

或思或纵势则悬,后事之师宜可记。

昔年东渡主伐谋,严部高垒穷措置。

情见势绌不战屈,转以持重腾清议。

铁船横海不敢忘,明耻教战陈六事。

军储四百饷南北,并力无功感尽瘁。

宋人告急譬鞭长,白面书生臣请试。

欲矫因循病卤莽,易箦谏书今在笥。

蓄艾遗言动九重,因以为功宜可嗣。

谁知一举罢珠崖,东败造舟无噍类。

行人之利致连樯,将作大匠成虚位。

子弟山河尽国殇,帅也不才以师弃。

即今淮楚尚冰炭,公卿有党终儿戏。

水犀谁与张吾军,馀皇未还晨不寐。

州来在吴犹在楚,寝苫勿忘告军吏。

形式: 古风 押[寘]韵

雪后过滁州朱虎臣大令邀看丰乐亭醉翁亭并拓碑见赠

昔人四十便称翁,今我早衰将毋同。

我来作客翁作主,惭无健笔追宗工。

文章偶然作游戏,宾客可欺宁儿童。

如何一代论风雅,门生乃尔相推崇。

故人途遇朱公叔,邀我来看西南峰。

丰碑屹立恣摹拓,老梅媚妩藏深丛。

群山奔赴雪初霁,涧泉一夜添清潨。

亭前置酒当日暮,山僧秉烛头如蓬。

诗人循吏自有在,盛名饮啄皆为功。

官长今无醉翁醉,岁事不见丰乐丰。

时晴仆夫促更发,盐官行李殊匆匆。

形式: 古风

答冯梦华太守次冯庵原韵

天道宁教裨灶知,忧时未用苦吟诗。

一官江海归何日,满目流亡念在兹。

竹木劳人怜我拙,斗钟为德恐君疲。

长堤障水无穷利,远迹涂山问导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大沽舟中闻友人谈都下近事(其一)

事亦有至难,百为无一可。

千钧系一发,狂澜欲转柁。

濯濯少年锐,侧眼自颐朵。

出门占同人,立谈侈负荷。

江湖望南斗,中夜重起坐。

之子亦可念,世路殊测叵。

痴儿已见几,谓迟恐不果。

我倦答痴儿,月固不胜火。

形式: 古风 押[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