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言六首(其一)

太行东北去,形势自天分。

一苇航吴越,千车挽朔云。

衣冠今复盛,豪杰古犹闻。

欲献三都赋,茫然愧不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太行山的壮丽景色以及它在地理上的重要性。首句“太行东北去,形势自天分”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太行山从东北延伸的壮观景象,暗示其自然形成的独特地形。接下来,“一苇航吴越,千车挽朔云”运用对比手法,将太行山与遥远的吴越之地和北方的云雾相联系,展现了山川之间的广阔距离和运输的艰难。

“衣冠今复盛,豪杰古犹闻”两句转向人文历史,表达了对现今社会繁荣和古代英雄事迹的感慨。这里“衣冠”象征着社会的文明与秩序,“豪杰”则代表了历史上的杰出人物。这两句既是对现实的赞美,也是对过往英雄的怀念。

最后,“欲献三都赋,茫然愧不文”表达了诗人想要撰写类似于班固《两都赋》或张衡《二京赋》这样的作品,来歌颂这个时代或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但又因才疏学浅而感到羞愧。这反映了诗人对自己文学创作能力的谦逊态度,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宏大叙事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的交织,展现了作者对现实与历史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自身文学追求的真诚表达。

收录诗词(258)

马祖常(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回族著名诗人。光州(今河南潢川)人。延佑二年,会试第一,廷试第二,授应奉翰林文字,拜监察御史。元仁宗时,铁木迭儿为丞相,专权用事,率同列劾奏其十罪,因而累遭贬黜。自元英宗硕德八剌朝至元顺帝朝,历任翰林直学士、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江南行台中丞、御史中丞、枢密副使等职。为文法先秦两汉,宏瞻而精核,富丽而新奇,内容多制诏、碑志等类作品,诗作圆密清丽,除应酬之作外,亦有反映民间疾苦的作品

  • 字:伯庸
  • 籍贯:元代色目
  • 生卒年:1279~1338

相关古诗词

五言六首(其二)

不作还山梦,因吟李杜诗。

平生无饱饭,抵死只忧时。

事实兼唐史,风流揖楚词。

山川旧游处,千载有馀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五言六首(其三)

好去春山路,骑驴罨画中。

徜徉紫芝客,憔悴鹿皮翁。

得酒宁辞醉,逢人莫语穷。

乾坤皆古意,人自不相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五言六首(其四)

御史青骢马,词臣白玉堂。

有才皆展骥,此老尚亡羊。

云海迷舟路,天风失雁行。

不须愁白发,正欲媚幽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五言六首(其五)

闻道光山县,城南十里赊。

人家依翠竹,野水乱梅花。

应有仙烧药,宁无客舣槎。

行当问田亩,结屋贮烟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