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明福法堂壁

一望罗浮耸万山,画图曾进悦天颜。

金炉飞篆乘鸾去,玉笈翻经引鹤还。

棋洞落花春寂寂,药槽流水夜潺潺。

人来共道修仙易,谁肯安心学坐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远望罗浮山高耸入云,曾经的画卷曾令天颜欢悦。
金炉中香篆袅袅上升,仿佛乘着鸾鸟离去;珍贵的书籍翻动,引来仙鹤归还。
棋洞里落花飘零,春天静悄悄;药槽边流水潺潺,夜晚声声不断。
人们常说修炼成仙容易,但又有谁愿意安心静坐,潜心修行呢?

注释

罗浮:罗浮山,道教名山。
画图:画卷。
天颜:帝王或神佛的面庞。
金炉:装饰华丽的香炉。
篆:篆书,古代的一种字体。
乘鸾:乘坐鸾鸟,象征仙人出行。
玉笈:珍贵的书籍。
翻经:翻阅经书。
鹤还:引仙鹤归来。
棋洞:传说中的仙人对弈之处。
药槽:炼制药材的水槽。
修仙:修炼成仙。
坐圜:静坐修炼。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修仙图景,充满了道教的色彩和理念。诗人以“一望罗浮耸万山”开篇,展现了宏伟壮丽的自然风光,罗浮山是道教名山,也是修炼之地,诗人通过这一景象表达对仙境的向往。接着,“画图曾进悦天颜”则暗示这幅图不仅美到极致,而且得到了天神的喜爱,可见其艺术价值和精神意义。

“金炉飞篆乘鸾去,玉笈翻经引鹤还”两句,则描绘了仙人修炼的场景。金炉是用于烧香或煎丹的器具,飞篆则是仙人乘坐的神奇交通工具,乘鸾而去展现了仙人的自由自在。玉笈和翻经则代表着对道教典籍的研习,引鹤还可能暗指修炼后达到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境界。

“棋洞落花春寂寂,药槽流水夜潺潺”两句,则是对仙人隐居之地的描写。棋洞即古时隐士或道士下棋之处,落花则增添了一份宁静和美好;药槽中的流水,更是在夜晚时分显得格外清澈和安静。

最后,“人来共道修仙易,谁肯安心学坐圜”则表达了诗人对修炼成仙的思考。人们普遍认为修仙容易,但愿意安心坐禅修行的人却不多,这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真正追求精神境界的深刻理解。

这首诗通过其鲜明的意象和流畅的韵律,展现了一个超脱尘世、追求仙境的理想世界。

收录诗词(1)

云章真人(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刺分玉蛹堆盘脆,嚼破冰蚕绕齿凉。

形式: 押[阳]韵

种瓜思夏实,分菊待秋花。

形式: 押[麻]韵

与友人饮分等字韵

君诗敌曹刘,我才惭硕颋。

隐几共团圞,醉乡从酩酊。

强吟蹙眉尖,得句蒙首肯。

吟蛩声咿咿,银烛光耿耿。

相看不惜夜,自足攻逆境。

搜腹怜龟肠,朵颐傍羊鼎。

论文固非俦,义气略相等。

世情似纸轻,交道如菰冷。

愿坚松柏心,岁寒青挺挺。

形式: 古风

书怀奉简黄成甫史君

忆昔绍定元,被命考廷策。

偶过袁君房,玉墀日将夕。

案头得君文,喜跃越三百。

张烛朗诵之,相与手加额。

若人作抡魁,馀子当辟易。

时有详定官,嫌君多指斥。

众默余独争,言厉面发赤。

紫宸一传胪,璧水推巨擘。

诸君始相贺,时相颇不怿。

爰有小人儒,从旁肆蜂螫。

谏官工逢迎,霜简肆捃摭。

此事人能言,本末甚明白。

暨于端平初,天夺老奸魄。

散地起忠良,丘园纷束帛。

君老登瀛洲,讲筵赐重席。

余亦试玉堂,朝有愈之迹。

啜茶熏玉虬,投饼呼金鲫。

同校南宫文,等是西山客。

无何阵脚动,君出为方伯。

馆中失名流,我辈苦叹惜。

西山遽仙去,局面日改革。

余入对未央,苦语出肝膈。

淮南冤未消,元载家当籍。

外党分牛李,内宠怙秦虢。

臣愚怀隐忧,厚地其敢蹐。

虎须敢一编,龙鳞敢一逆。

自信填海隅,复中含沙射。

移舟返蓬莱,伏隩甘冰檗。

君正舞莱衣,清香笼画戟。

年丰富红仓,风顺多琛舶。

我舍抵是州,相望才四驿。

幽栖懒及门,一再通书尺。

起家倅漳滨,始访二千石。

居官未半期,台评又寻摘。

既罹关虎嗔,宜有人猫厄。

归途抵温陵,除夜大促迫。

所亲有室庐,许我相假借。

莲灯看烂红,柏酒浮重碧。

去家差不远,朋旧来络绎。

雌堂在何许,一望弱水隔。

山鬼巧揶揄,室人交遍谪。

平生重名检,义利最知择。

冷眼视舆金,宝身甚拱璧。

世途赫赫炎,众手所共炙。

谁能效李锥,作计事钻刺。

蒲葵安可常,秋至辄抛掷。

贵贱见交情,书门何怪翟。

趋时岂不好,嗜古业成癖。

群飞任刺天,甘剪笼中翮。

丈夫身计轻,忧国愁如积。

向欲恢三京,今日蹙五百。

西蜀断咽喉,北军患肘腋。

流民满京师,戾气成疾疫。

强寇恣咆哮,行人饱需索。

廷绅倒手版,淮帅羞巾帼。

南海下蒲轮,西人望衮舄。

病剧乏良医,棋危需善弈。

君行觐清光,何策输忠益。

急须息边尘,徐可寿国脉。

任责属诸贤,臞儒老山泽。

形式: 古风 押[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