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未曾亲至却多次经过的名园的想象与感慨。首句“名园虽未到,地已数经过”便点明了主题,虽未亲临,但心中已有无数次的路过,流露出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情感。接下来的“邃樾藏山秀,浮岚出海多”,通过“邃樾”(深密的树林)和“浮岚”(飘浮的山岚),形象地展现了园中景色的幽静与秀美,以及海面上云雾缭绕的景象,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
“凿天分洞穴,翳阁厂藤萝”则进一步描绘了园中的自然景观与人工造景相结合的奇观,仿佛是天工开物,自然与人工巧妙融合,藤萝覆盖的阁楼与洞穴相映成趣,增添了神秘与浪漫的气息。最后,“正尔怀高躅,因风寄浩歌”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与向往,虽然未能亲至,但心中已怀揣着对高人雅士足迹的追忆,借着风声吟唱出心中的豪情与壮志。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美好景致的向往与赞美,同时也蕴含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与憧憬,体现了明代文人的审美情趣与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