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浣溪沙·客中小寒食作》由清代诗人彭孙遹所作,描绘了客居异乡时小寒食节的孤独与感慨。
首句“客里佳辰祇自怜”点明了身处他乡,佳节来临却只能自我怜悯的情境。接着,“白榆初改汉宫烟”一句,以白榆的初变,暗喻时光流转,岁月更迭,如同汉宫之烟,既古老又神秘,增添了时间流逝的深沉意味。
“覆堤柳色正三眠”描绘了堤岸上柳树的生长状态,柳树在春日里经历了三次发芽、生长、凋零的过程,象征着生命的循环与自然界的季节变换。这句诗细腻地捕捉了春日柳树的独特风貌,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芳树乍闻花气息,小楼几见月团圆”则进一步渲染了春夜的氛围。花香四溢,月圆如镜,小楼中的人或许能暂时忘却离愁别绪,享受片刻的宁静与美好。这里的“月团圆”不仅指自然景象,也隐含了对团聚与和美的向往。
最后一句“教人无奈暮春天”表达了对季节更替、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感慨。暮春时节,虽然美丽,却也预示着即将进入夏季,万物将进入新的生长阶段,而诗人自己仍身在异乡,无法与亲人共享这份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表达了诗人客居他乡时的孤独、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团聚的渴望,情感真挚,意境深远。